笔翠小说 > 其他小说 > 魏武风云 > 四十三讲三 德高望重(2)
    袁涣这个人虽然是个读书人,但他却没有一点书呆子的愚性。从他开始的言论我们便可知道,袁涣虽然主张以礼服人,但并不反对通过暴力镇压动乱。这个就很好嘛,先礼后兵,符合君子处事之道。可有些书呆子,动不动就对暴力革命口诛笔伐,说什么利用和平方式能解决一切问题。纯属瞎扯淡,腐儒之见没有实力,谁和你谈判你不先把敌人打趴下,谁会对你俯首称臣当然,在采取暴力之前,咱们先得和敌人讲理,虽然他们不一定会信,但能救醒一个是一个。正如袁涣所说,世道动乱,难以用礼教化,然而也要看我们怎样做。

    当魏国刚刚建立的时候,身兼郎中令、御史大夫二职的袁涣立马对曹说:“如今天下大难已经扫除指中原大地,即北方,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大量的收集书籍文献,弘扬先圣的教诲,改变民众的视听,使国内民众都欣然接受教化。如果偏远地区的百姓不服,就可以用文明和道德使他们归附。”在袁涣看来,中原地区的动乱已基本平定,臣民们都有意归附朝廷,这正是以礼教化他们的时候。而边远地区的民众,看到朝廷以礼服人,只要我们同样以王道待之,他们也应当会归附。袁涣这个想法,就比那些只知道坐而论道,在动乱时代空谈大道理的书呆子要强得多。

    袁涣不仅在处理政务上善于效仿圣人之道,在生活上也是极重情义,颇具古代贤者风范。当时有人传言刘备已死,朝堂上下纷纷表示庆贺,袁涣因为曾被刘备举荐为官,独独不表示庆贺。结果曹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更加信任。袁涣去世时,曹还为此伤心流泪,并赐谷物两千斛。曹在令中写道:“用国家仓库中的谷物一千斛赐给郎中令家,用我家中的谷物一千斛送给袁曜卿家两份赏赐,两张手令。”手底下的人“脑子笨”,不明白什么意思,曹解释说:“用国家仓库中的谷物,依据的是官法。用我家中的谷物,是因为他是我的老部下啊”众人恍然大悟。

    由此可见,曹的确对袁涣非常尊重。不仅对他称字不称名,上表朝廷给予封赏,还自掏腰包赏赐他。两人之间虽然不一定情同手足,但至少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与崔琰相比,袁涣简直是贵宾vip级别的待遇。与其他名臣相比,也算是“幸运儿”。然而这一切都是偶然吗当然不是,袁涣自由吸引曹的过人之处。

    其一,满腹经纶,具有治国之才。袁涣、郭嘉都是曹最得力的助手,两人皆学富五车,但又有所不同。郭嘉的才华主要用于行军作战,而袁涣的才华主要用于治理国家。前者属于军事家,或者属于政治家。曹既需要军事家替他出谋献策、平定天下,当然也政治家替他打点后方、巩固统治。所以,精于治国之道的袁涣同样在曹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二,道德高尚,为官清廉全,作风正派。曹不仅需要像郭嘉那样不羁的人才,也需要像袁涣这样的高风亮节之人。不说别的,至少有粉饰许昌“小朝廷”的作用。你想啊,如果一个统治集团尽是一些自在的文人与武士,岂不是给人以蛇鼠一窝的感觉在众人眼中,这只不过是个贼窝。既然如此,谁还会为一个“贼头”尽忠呢况且曹一直以辅佐献帝为名行事,而替朝廷办事就必须以王道教化子民,不然何以使百姓归服所以,曹需要袁涣这种品德高尚的儒生弘扬王道,宣传汉廷的治国方针,让统治区内的子民紧紧地围绕在朝廷的统治之下,让忠臣义士们舍生忘死,为朝廷或许说他自己尽忠。

    其三,为人低调,不故意表现自己。众所周知,在雄主手底下办事的人,平庸一点倒无关紧要,但切勿功高震主。如果你事事抢在主子前头完成,则必然会使外人觉得他的才干不如你。如此一来,岂不会将手握大权的统治者矮化久而久之,你的威信将盖过主子,同时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而这种结果恰恰是统治者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防范于未然,只好将功高盖主的你做掉。据三国志记载,袁涣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意思是说,袁涣不过问家中置办产业的事,手头紧就到友人那里去取,不故意让人看到自己高洁的品行。由此可见,袁涣为人低调,而为人低调的能干之士往往是最受统治者喜爱的。这种人既能够帮他们办好业务,又不会抢走风头,对他们构成威胁,如何不叫人喜爱

    放眼当今,我们又何尝不更欣赏那些处事低调的博学之士呢这样的人不是显得更有修养、平易近人吗一个办事高调、为人狂妄的强者,很容易拉开自己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没有了群众基础,一旦遭遇“滑铁卢”,会有几人为你遮阳挡雨大家都等着看你的笑话呢当然,我们更提倡一番有难八方支援,不管你人品如何,但愿能共度难关。今后我们不求回报,只愿你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得更好。哈哈,话有点肉麻,但道理不含糊,都坚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