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玄幻小说 > 铁骨 > 第一七八五章 天时地利
    比教南华时间晚五个时区的马斯喀特港,此时还是下午四点,在炎炎烈日的照耀下,战斗了僵持阶段。

    日军纠集兵力,固守港口以西的高地。

    为了确保战线的稳定,伊藤信次不仅将作为预备队的兰印师剩下的那个团调往西线,甚至把守卫锡达卜海滩的部队也调了大半过去。日军充分利用英国人在此构筑的防御工事和构筑在山间的壁垒,再加上缴获自英国的大炮炮,以及从港口区移来的高机枪和防空炮,构筑起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日军据守的高地xiamian,一条宽约二十多米、深起码在两米以上的河,蜿蜒向北,汇入大海。

    由于工兵部队装备的舟桥车正在转运中,步兵没有浮桥无法过河”“豚四”坦克虽然能涉而过,但孤军深入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索停在了河对面,对山上进行炮击。

    这条河上唯一的一座钢架桥粱,已经被日军爆破,并在桥粱后方设置了雷区,陆战队的进攻暂时被压制住了。

    ,“矢箭炮组装好了吗?”陆战队指挥官公别荣上校站在防堤下利用几块礁石间隙搭建而的指挥部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四公里外的日军阵地。对于日军的顽抗,他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毕竟鬼子深受武士道熏陶,尤其是经历了前年的西伯利亚惨败后,日军加强了对新兵的教育,并频频用军人书、集体宣誓等形式,让士兵对天皇尽忠。

    因此”在部队各级建制完整的情况下,哪怕战况再不利,这些离开〖日即叫嚣着“靖国神社见”的杂种,是不会轻易屈服的。

    作战科段争明中校汇报道:“火箭炮营的107火箭炮还在组装”

    与之配的弹也在运送途中。舰队司令部来电,半时后,海军航空兵将配合我们发起攻击。三团来电,他们将在总攻发起后半时,从东线的锡达卜海滩登陆,直xx马斯喀特港,力争在天黑前将敌人一网擒。”

    公别荣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点点头道:,“让前线各部暂时摆与日军的接触,喝点休息一下,以恢复体力。命令工兵营做好准备,

    舟桥车这会儿差不多该到位了,等总攻发起后,他们必须尽快把浮桥搭建好。”

    ,“是!”

    段争明敬礼离去,很快前线寂鼻下来。

    日军司令官伊藤信次少将见安军停止了进攻”自以为得计,再次通过电话调整兵力,弥补防线的缺失。伊藤信次的打算是坚持到晚上,然后利用夜向西撤退,撤到连绵起伏的哈吉尔山”利用那里复杂的地形,与安军周旋。

    四点半,太阳慢慢向西倾斜,随着日照的减弱,气温也开始缓慢下降。

    不过,很快温度就恢复如初”甚至比起中午最热的时候还要炎热,随着大地上响起1qmm十二管火箭炮发时传出的尖啸声,数以百计的火龙离开发管,向着日军阵地上尽情地挥洒死亡的弹雨!大批大批的流星火雨,划1破天际,争先恐后地向日军阵地上飞去,天空中到处都是撕破空气发出尖啸声的流星,一个个上还拖着条的尾巴。

    最先遭殃的是日军的炮兵阵地。

    大团大团的火球,从一老古董一般的火炮中间腾起,聚集在大炮周围、时刻准备的日军炮兵,来不及发出,便被密密爆炸开的弹片,击倒在地,许多运气不好直接被火箭弹命中的,则被撕裂碎片。炮筒、炮身、轮子等部件,被炸得支离破碎,四处飞。在火箭弹掀起的烈气中,大量堆砌的炮弹箱受到及,那些榴弹竞相爆炸,发出惊天动地的殉爆声。

    火箭弹雨在日军的炮兵阵地上耕耘两分钟后,迅速前移。

    随着流星火雨源源不断坠下,一座座修建在山间的壕沟及防御工事,在的爆炸声中轰然坍塌,躲避在战壕和工事内的鬼子与兰印兵,在爆裂开的火球中,化为一团团雨末。

    伊藤信次见势不妙,立即拨打电话,命令赶紧撤回部署在一线阵地上的部队,但一xx火箭弹呼啸而来”“轰隆隆”一连串巨响接踵响起,那些被弹雨困住的鬼子及土著兵,寸步难移。

    每一枚火箭弹,都仿佛带来灾难的扫帚星,尚未燃尽的燃料被炸四处抛洒,往往一枚火箭弹触地,周围就瞬间烧一片火龙,滚在强大气的作用下,席卷向日军阵地,人员、枪支弹、战壕和掩体工事,在冲天而起的火焰中,遭到毁灭的打责。

    一时间,鬼子阵脚大,四处奔逃,但由于火箭弹太过密集,根本无法逃打击,而许多看起来极为坚固的掩体工事,就好像是由腐朽的木板做的一样,被狂暴的气掀起了顶盖,摧垮了墙壁,在爆炸声中纷纷横空飞了出去。

    整今日军所在的山地上,翻腾着大团大团的烈火,蹿起的浓烟,几乎把天空中悬着的太阳给遮掩了。

    日军的防线在大量火箭弹的攻击下,濒临崩溃,马斯喀特地区原本三个大队的日军、一个师团的兰印军,在接连空袭、登陆战和此番火箭弹雨的攻击下,已经剩下不到一半人枪。

    炮声逐渐稀疏,被炸得晕头转向的〖日〗本及仆从军兰印土著兵,勉强从残破不堪的战壕及掩体工事中爬起来,待看清楚周围的情况后,都大吃一惊有近半的碉堡被火箭弹给掀去了顶盖,许多战壕被炮火夷为平地,几条战壕间被炸得松软的大地上,到处都是残破的残肢断臂、粉末和枪支零件。

    部署在前沿阵地间的防空炮及高机枪,在这样烈的打击下,也几乎被摧毁得净净。

    守在电话机旁的伊藤信次听到前线反馈的情况”脸苍白”他脑子里满是疑问:安军的登陆部队的炮火竟然如此凶,按照常识,登陆部队不是应该缺乏重火力支援的吗?这么强大的炮火”是多少大炮发出来的?敌人是如何拖动这么多大炮的?

    “巴嘎!敌机又来了!”

    站在瞻望口前,用望远镜观察前线战事的参谋酒井和夫中佐突然大叫一声,指挥部里的官佐一起涌到了膘望口前,只见上百架战机,呼啸着从远处阿曼湾而来,扑向了西侧的山头。

    首先发起攻击的是战斗机,两翼悬挂的火箭弹钱似的向下发,让日军阵地上正在观望的鬼子兵及兰印土著兵,再次享受到铺天盖地的火箭弹攻击。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航空机枪的密集弹雨已经笼而下,把整个战线全部覆盖,收割着幸存者的生命。

    轰炸机不甘示弱,低空从日军的阵地上掠过,弹仓打开”一串串炸弹如同冰雹一般,从天而降,随后的爆炸声接踵传来,一团团几米到十数米不等的爆炸气,腾空而起,炮弹的碎片jia杂着人体〖肢〗体、

    枪支的零件,向四面八方〖〗。

    这一回鱼雷轰炸机没有携带鱼雷,但却外挂了1000公斤级的航弹,随着这些重型鱼雷轰炸机从天空俯冲而下,飞机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几乎突破音速,这些重磅航弹离开挂架后,向地面那些没有被火箭弹炸塌的钢筋凝土筑的坚固要塞扑去。

    呼啸着落下的航弹,自重加上飞机俯冲的加速度,威力无与伦比,一座座堡垒在的爆炸中被敲开了顶部”躲在在的鬼子和兰印土著兵,在爆炸的气中,瞬间被撕裂粉末。

    随着日军的防线几乎被里里外外摧残了个遍,嘹亮的冲锋号声再次响起,“豚四”坦克掩护着陆战队官兵,向着敌人占据的山冲去。

    来到河边,陆坦克没有丝毫迟疑,奋不顾身地冲下河中,坦克趟而过,几乎没有任何阻碍便冲到了对岸,不过,由于担心日军“敢死队”的爆破,坦克暂时留在河对岸,充当炮台,压制日军的火力。

    搭乘舟桥车而来的工兵,迅速开始搭建浮桥,五分钟内几座由构件组的钢制浮桥便横在了河上,陆战队官兵大声呐喊着冲过河,“豚四”坦克再次启动,向着山头的敌人冲去。

    陆战队的攻势如同银泻地,他们编了一个个战斗组,通用机枪、自动步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迫击炮、火箭筒、榴弹发器和火焰xx器相互配合,再加上狙击手清除敌人的火力点,陆战队的官兵们身形矫捷地向着山头奋勇前进,竟然把在陡坡上奋力攀援的坦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如此烈的打击下,残存的日军及兰印兵,肝胆俱裂,但值此生死存亡关头,只能着头皮,起各种武器进行反击,可是陆战队的官兵们叉掩护,行进的时候迅若惊雷,冲锋几乎是一气呵,以很的伤亡便近了日军阵地。

    这时候,掩护部队突击的狙击手们,大发神威,把还在击的日军一个个送去了地狱,迫击炮手、火箭筒手准确地击,摧毁那些残余的火力点。

    最牛的还是通用机枪,它们发出“卟卟”的声音,出一条条火鞭,火鞭到之处,挡者披靡。密集的子弹在敌人阵地上“嗖嗖”

    飞了过去,不少头击的鬼子及兰印土著兵被击毙,其余的敌人被打得无法抬头。

    陆战队官兵在冲进日军的阵地前,先扔了一通手榴弹,然后趁着爆炸腾起的硝烟,杀进了战壕,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宣泄密集的弹雨,把侥幸逃过手榴弹打击的日军击倒在地。许多战壕没有机枪掩体和单兵位,这个时候火焰xx器就可以大发神威了,往往一条火龙〖〗出去,那些掩体里就冲出大量浑身燃烧的鬼子,迎接他们的自然是一阵子弹。

    偶尔因为角度问题,火焰xx器无法奏效的,火箭筒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那些设计得极为刁钻的暗堡”在火箭弹近距离打击下,一座座飞上了天空。

    几乎没有多大损失,陆战队官兵就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战壕”近了第二道战壕。

    第二道战壕里幸存的鬼子及土著兵要多一些,那些鬼子看到端着枪冲进战壕的陆战队官兵,大声嚎叫着,退掉步枪里的子弹,准备拼刺刀,土著兵还在犹豫是否要按照〖日〗本教官要求的那样退子弹的时候,一阵密集的弹雨已经来。

    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地扫着”鬼子及兰印兵像割麦子一般被扫倒在地,没有人能够突破这道死亡的火墙。陆战队官兵根本不给对方拼刺刀的机会,官兵们击时极有讲究,错着换弹匣,偶尔有一起把子弹打光的情况,也会立即把步枪或冲锋枪向身上一挂,快速手枪”对准敌人进行点,将企图靠近的鬼子及兰印兵打翻在地。

    陆战队作为锐中的锐,并不怕搏。那些隐藏在战壕转弯处的鬼子,往往刺刀刚刚递出,就被警觉的陆战队官兵躲过,下一刻他们的,已经被不知道从何处什出的xx给切开,鲜狂飙而出。

    当陆战队官兵近第三道战壕时,日军无计可施,只好派出了敢死队。

    那些敢死队员腰间缠满炸,赤着上身扑向安军官兵。但是,

    自动步枪、冲锋枪和通用机枪,若秋风扫落叶一般将鬼子的敢死队击倒在地,偶尔的漏网之鱼”也在后方狙击手的确点下,不甘心地倒地。随着那些敢死队员身上的雷管被引爆”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把那些不怕死锋鬼子炸粉末。

    随着敢死队的失败,日军兵败如山倒,第三道战壕也迅即被突破,红旗很快便xx上了马斯喀特港以西的山头,山下那座阿拉伯半岛最优良的海港,完全地暴在了陆战队官兵面前。

    这个时候,伊藤信次已经无法再构筑新的防线了。

    就在西线战正酣之际,安军陆战队又在马斯喀特港东侧的锡达卜海滩实施登陆,由于日军大都被调往西线,几乎没有费多大周折,陆战队三团即全线突破了日军的防守,迅速突进了马斯喀特市区。

    伊藤信次手头已无可用之兵,眼见着安军海军陆战队官兵近约雷力古堡,当即命令焚烧军旗、密电码和机密文件。

    当傍晚陆战队突进约雷力古堡后面的要塞壁垒时,才发现几乎所有的日军官佐皆剖腹自杀,他们面向东北方东京的方向,跪倒在地,腰间流淌出的鲜以及肚肚流了一地,腥臭气息横溢。

    至此,马斯喀特港完全地落入安军掌控,特舰队有了一处可与卡拉奇港媲美的海军良港。

    喀山以西的奥西诺沃,寂静的树林里突然升腾起黑的烟雾,伴随着雷鸣般的引擎声,上百辆坦克轰鸣着从树林中冲了出来,撞倒一株株碗口的大树,碾过冰冻的河,向东方冲去。

    坦克后面,是数十辆突击炮,再往后面则是密密的苏联红军步兵。

    坦克营冲出树林,抵达一条冰冻的河,对岸隐藏在油松背后的反坦克炮开始开火了,第一辆坦克上腾起一火苗,导致弹室殉爆,炮塔飞上了半空,又重重地砸进了冰河里,瞬间掩没在河里,只剩下半截炮管指向天空。

    炮弹地爆炸,密集的弹雨泼洒在坦克上,打得装甲板爆竹般的响产。弹雨之密集,又有几辆装甲稍薄的坦东冒起滚滚浓烟,搁在地。

    更多的坦克,怒吼着冲过冰河,突击炮把对岸打得树倒枝飞,烟雾弥漫,步兵冒着枪林弹雨,三五群,步步跃进。配属给坦克部队的炮兵,集中所有的迫击炮,抵近击。

    远东军守卫部队渐渐不支,火力稀疏下来,眼看着苏军越来越多,远东军的指挥官只得含恨撤退。

    冰雪覆盖的大地上,留下数百具远东军官兵的尸体,二十多被炸毁的迫击炮和反坦克炮歪斜在地上,四辆bt7、一辆t34坦克被击毁,起火熊熊燃烧。

    苏军突破远东军的边境防线后,继续向东进。

    根据朱可夫制定的作战xx1这次苏军的攻击风格不同以往没有进行兵力的集结,而是分散组上百个战斗群,象一条条流向东流淌,又象无数把匕首,在河流密布、沼泽遍地的东欧平原的东部边缘地区,向东攻击前进。

    一支支苏军的攻击部队,就象章鱼一样,到处什出触手,若是前面的部队遭到远东军的阻击后面的部队就绕过去:这边的攻击群被远东军包围,那边的攻击群就越过正在廖战的战场,一支机械化部队被消灭,更多的步兵则搭载坦克、装甲车、履带式摩托或脚上着雪槽,继续向前。

    在此同时,大量分队乔装远东军,渗入远东军的防线打远东军的兵力部署。

    凌晨时分,乘坐专机连夜赶回新京的安毅,立即召集军委及总参谋部将领,商讨乌拉尔一线战局。

    安毅和杨飞离开后暂时xx总参谋部工作的xx,站在大幅苏联地图前面对满满一屋子的将校,侃侃而谈:“苏军的攻击很突然,远东方面和我们,原来都判断苏军会在季发起进攻,谁也没想到,苏军竟然会在最寒冷的一月份动手!经过总参作战部和情报部分析后认为苏军这样做,正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优点,遏制远东军的特悔,

    “现在整个东欧平原和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区都笼在风雪之中,远东共和国占有优势的空军无法出击助战而苏军却可以充分利用其兵力的优势,以泰山压顶之势,快速地压缩远东军的生存空间。

    “远东军构筑的防线,许多都是利用河流的险阻,但现在那些河流,无一例外全都冻上了数米厚的冰层,承受坦克及重炮毫无压力,反而在、夏、秋三季,那些河流为阻隔苏军前进的障碍。同时,随着远东军防线的崩溃,苏军的破坏分队渗透到了远东军的后方,带来的破坏。

    “从天时、地利和人和来看,竟然都出现有利于苏军的变化,由此可见,苏联方面制定这个作战xx的人,颇具军事才华!”

    安毅点了点头,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回过头看向一将校:“形势确实很危险针对苏军的行动,大有什么看法,请畅所言!”

    新调到总参作战部战略规划局担任局的周伟上校,曾先后出任二十六军特种大队中队、顾风所辖方面军特种大队哥大队、第三集团军作战参谋等职务,他略一思考,便站起来大声说道:“还是应该坚持“以我为主,调动敌人,伺机消灭其一部,积胜为大胜,的作战方针。苏军这一全面压迫的战略,看似无懈可击,实则漏百出。严寒的冰原地形,不仅仅只有好处,也有无数的烦,比如运输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战斗发生在边界线附近,还没有什么问题,但只要深入乌拉尔地区五十到一百公里,后勤补给肯定就会压力倍增。靠近公路和铁路的部队,因补给方便,行进速度不会受到多大影响,而那些远离通线的部队,则由于燃油和食物供应困难,只能放缓进攻的步伐,如此一来,便会出现若离其他部队的箭头。

    “若我是远东军统帅叶戈罗夫,便会想方设法,在一些次要战线,部署防线,步步延迟苏军的攻势,而把位于通线附近的苏军放进来,来一个关打。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充分利用冰雪天气对苏军各部造的通讯联络、物资补给等方面的困难,不难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只要能够消灭几支苏军锐部队,那些暴出来的缺口,反而会让更多的苏军部队,陷入进退不能的窘境。

    “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被歼灭,苏军只能选择撤退,届时即会在战场上出现主客易势的局面,反过来为远东军攻击、苏军困守的局面。

    “分析得不错!”

    安毅欣慰一笑,鼓励道:“周伟这个作战思想,和我设想的差不多。但我心里有个疑问,叶戈罗夫是素有名望的兵法大,值此紧要关头,他为何会阵脚大,连续向前线增兵,难道他不知道处处设防的后果就是处处挨打吗?”

    众将议论了一下,国防大学校郊斌上将说道:“我认为,远东方面主要是舍不得扔下喀山。喀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意义,深受苏军和远东军高层重视,在这几年间这座城市多次易手,最近一次易手是在本月九日,当时远东方面曾大肆渲染这一胜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把今天苏军的全面进攻,理解为对远东军攻占喀山的反击。

    “远东方面要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确保苏联的缔造者乌里扬诺大同志当初学习和战斗、工作过的喀山,便为一种必须的选择。保卫喀山,便是捍卫远东共和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统地位。而且保卫喀山也不是没有任何意义,这里毕竟是莫斯科的户,由喀山向西,距离莫斯科最近,而且沿途无大的山脉阻隔,历来是兵必争之地。若是远东军能在这里一部分苏军,则其他战线的压力会相应减,也可以为主力决战创造条件。”

    安毅一听不由恍然,心说远东军保卫喀山,正如原来的二战中苏联保卫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都是为了确保部队的军心士气。既然苏联人可以凭借着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挡住德军的攻势,或许远东军也能依样画葫芦,在喀山一线拖住苏军的主力,为其司令部调动兵力寻找决战良机创造机会。

    ps:不知道为何,码字速度老是快不起来,明天一定改正,早点儿更新!再次向朋友们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