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玄幻小说 > 铁骨 > 第一六八三章 北水南调
    第一六八三章北南调

    秋高气,古南方的奥云陶勒盖,安毅正与尹继南、孙瑛浩、郑子墨、札丹巴、札穆察拉诺等人的陪同下,视察已经落的以冶炼铜、黄金为主的大型冶炼厂。

    安毅于十月二日抵达库伦,随即便在尹继南的陪伴下,对古城乡和一些大型建设项目进行考察。

    在尹继南的主持下,古政对整个地区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和规划,听取了专们的意见,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建设狂。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古地区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止七月底,包括唐努乌梁海在内的整个古地区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古地区古族为七十四万人,汉族五百二十一万人,哈萨克族十六万人,俄罗斯族十五万人,鄂温克族九万人,白俄罗斯族四万人,秃巴斯族三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加起来约两万人,其中汉族主要是去年年底到今年由东北和远东滨海、阿穆尔等地区迁移至古,也有部分逃离华北和江淮地区、由江南集团的车队送来的难民,而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则几乎都是今年从远东迁移到古企业的工厂的工人和管理、科研人员。

    目前,古地区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口比率为五比一,基本上可以说古省已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地区了。

    古地区虽然大河流不少,但由于降分配不均,北部源丰富,而中部和南部却严重缺,尤其是在沙漠和戈壁地区,由于降稀少,饮更是缺乏到了极点。

    按照叙研究院给出的建议,距离取点单程一公里以上、或至取点垂直高度一百米以上的乡村,皆为缺地区,每人每日供少于十公斤、每头牲畜供少于四十公斤,每头猪、羊日供少于十公斤的庭,为缺庭。

    为了缺地区和庭的人畜饮需求,政开始大力推行修建窖。

    根据叙研究院的专介绍,由泥建造的防渗漏的窖,只有在六米以下,才不致法臭,冬季才不会结冻,按照规划,每一口窖的窖容量为五十立方米,每户人有这样五眼窖,打细算地过日子,人畜饮都不会发愁。

    从今年四月开始,政派出专业的工兵部队,以无息贷款方式,为农牧民修建窖。这样,通过特殊的引导渠,一旦落雨或者下雪,雨和融化的雪都会流进每户人的窖里储存起来。

    为了修建窖需求,古地区的泥厂一再增加和扩建,原本规划中,古东西南北中各修建一大型泥厂,但到现在,泥厂的数目已经扩大到了十二,即便这样,依旧是供不应求。

    部分富绅见有利可图,向政取得了生产专利和技术,然后八方集资,先后立了二十四规模相对较的泥厂,果然是财源滚滚。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投资泥厂根本不可能亏本,整个古都是大工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到处都需要泥。此外,欧洲战事,作为构筑工事、掩体和碉堡的战略物资,泥的需求量惊人,因此目前古的人泥厂还在不断增加。

    饮问题可以通过修建储窖来解决,但是要这么多人吃饭,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首先确认一点,要吃饭问题,肯定要发展农业,古地区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仅仅依靠畜牧业显然是的。

    实际上,古境内河流还是比较多的,在河边谷地和平原地区,拥有大量沃的草场,只需除去杂草,稍加翻整,便是可以种植稻的良田。另外,大兴安岭东部地区、哲里木和昭乌达南部、锡林郭勒西南部、大青山南麓、科布多、蛮汉山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南部,降雨量达到400mm,只需与修建储窖相配合,完全可以农作物的生需求。

    古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单人单户的农业生产,根本无法在这里立足,因此政采取的是大农业模式,和南华一样,在地里工作的不再是农民,而是农业工人。

    在加紧开垦荒地的同时,农业区首先修建的建筑是居民区,为了节约土地,一律的四层红砖瓦筒子楼,每一层楼均有着的走廊,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每个单间大约三十个平方米左右,按照庭人口数量,用板材隔一个个房间。

    在居民区建设的同时,便是沼气池的规划和建设。

    沼气池与筒子楼、养猪厂和养场相结合,在空旷的地下修建沼气池,地上修建太阳能采暖的猪舍和舍,人畜粪便通过进料管自动流入沼气池内,发酵产气后的沼渣、沼靠沼气自身压力,从出料口自动,一次填料可常年连续产气,中途不需要大换料,使用管理十分方便。

    沼气池除了向筒子楼提供烧、煮饭和电灯照明的沼气外,沼可以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喂猪喂,还可以转化为优质的有机化,直接施入温室或大田作物,对于粮食、蔬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为了加大种植期,节约用,农业区广泛采用钢架塑料大棚进行种植,对农作物的灌溉大都采用滴灌技术,在大棚里安装有太阳能取暖设备,这样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也可以种植耐寒的农作物。

    根据地理条件不同,在稳定河谷及平原地区稻谷和麦生产的同时,在较为缺的地区大力发展米、土豆、番薯、洋葱、胡萝卜、甜菜的种植。

    尤其是土豆,目前许多欧洲国,包括德国在内,军队、平民都是用土豆作为主食,而古地区沙漠和戈壁众多,沙地对土豆生的形状规则极有好处,如果是泥地,土豆的生,会往松的地方去,造土豆的形状不规则,古地区的日照时间比较,有利于土豆固物的积累。

    另外,种植土豆利于节,一亩麦年需耗是六百至八百立方米,种土豆却只需要四百方左右,几乎节约了一半。产量方面,即便是优质麦的亩产量也只有四百公斤,而土豆的亩产量却普遍在两吨以上甚至可以达到六吨,同样的一亩地,种植一亩麦只够养活一个人,而种土豆却能养活三到四人。

    到目前为止,各大农场已经开辟出二百三十万公顷土地,四月份种下的第一批作物已经收,地缓解了古地区所面临的粮食压力。

    畜牧业方面,在安军入主古之前,古的畜牧业实行的是公有制,草场和牲畜都是国的,牧民生产毫无积极,导致牧民生产积极不高,牲畜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破坏的放牧对草场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政专作出规划,对古族牧民实行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把人畜草和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有效地发了古牧民的生产积极。

    为进一步解决畜牧业生产领域各生产要素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又在八月推行了以草原承包到户为重点的草原承包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制度,将一点三亿公顷的草场平均分配给牧民,实现了“用管护”、“责权利”的统一,进一步理顺了,使得古的畜牧业发展驶上了高速轨道。

    叙研究所根据上世纪丹麦人的发明,研究出了全新的风力发电机,开始在草原大力推行,加上独独户包含牛羊马匹过冬用的牲畜房的三层红砖楼房、饲料青储地窖和储窖、沼气池的建设,牧民由逐草而居变为定居放牧,对于草场和牲畜都倍加护,目前古地区的牲畜已经恢复到两千万头的规模。

    安毅上午刚刚走访了戈壁市的几处牧民居住点,心情不错,现在再看到规模宏大、建筑物似乎看不到头的金属冶炼厂,非常高兴:

    “这个工厂是今年古十大工程项目之一,现在提前两个月完工,未来我们的用铜就不需发愁了!”

    冶炼厂厂、五期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业工程系的杨骏驰shuo士介绍道:“戈壁市是由原古东戈壁省、中戈壁省和南戈壁省组,该地区铜矿石储量异常丰富,仅满都胡县、汗博格达县境内的铜矿石储量高达五亿吨,黄金四万多吨,其中我们正在开发的这个奥云陶勒盖矿井的矿石含铜品位,高达两千万吨,此外还蕴含黄金七百余吨。

    “我们这个冶炼厂相关的生产车间及附属厂房和设施,建筑多达一百二十六栋,包括鼓风系统、废热利用设施、氧气站、耐火材料加工、实验和化验室、环境保护设施、品库、渣场、场内外运输、火电站、排、供气、通讯、修理和仓库设施等等,车间里安装的生产设备包括备料、熔炼、吹炼、炼、冶炼烟气收尘及二氧化硫烟气制酸、贵金属回收、炉渣处理等,行政管理与生活设施包括厂部行政管理楼、宿舍、住宅区和一所配的包括托儿所、学、中学和技工学校在内的教育用楼。

    “根据规划,今年年底前,我们冶炼厂可实现月产铜两万吨,明年二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可实现月产铜五万吨,待三期工程建,其他几个铜矿矿山也会投入开采,届时可破纪录地达到十万吨的月生产规模。”

    安毅欣慰地道:“非常好,规划设计得很合理,在修建联通南北的公路的同时,通过大型钢管把从鲁伦河引到戈壁市,了冶炼厂的工业和生活用所需。待明年通上铁路后,想必戈壁市的发展还会加速。”

    “没有可发展不起来!”

    尹继南苦笑着摇了摇头:“其实古北部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古南北的海拔落差也不到一百米,若是通过修筑库和挖掘隧道,倒是可以把年径流量三百亿立方米的楞格河的河引到南部戈壁地区来,这样古大部分地区缺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沙漠和戈壁将很快变绿洲和新的城市。可是综合专们的研究后,我们省政发现,整个投资额将超过十亿美元,需要投入二十万人用三到五年时间才能建设完,任务艰巨x!”

    安毅想到后世xx北部地区饱受缺所困,黄河年年断流,xx城一到天漫天黄沙飞舞的惨况,心里一动,问道:

    “若是二十万工人都不需要支付工资,原材料也立足于我们自己生产,那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至少也得五亿!”尹继南想了想道。

    安毅微微一笑:“我们在中亚最后一阶段的战事中,俘虏了二十余万苏军,此前我们都是把俘虏给远东军处理,由他们来进行感化教育,然后编入部队。但自从出现大规模叛事件后,远东军便不再接收俘虏,由我们自行处理。

    “我们原来的xx是利用这些俘虏,修筑铁路、公路,建设要塞和堡垒,或者脆派下矿井挖煤,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分出一半人手,和在西伯利亚会战中俘虏的十余万日军一起,纳入工程建设大军,修建库。五亿美元听起来很多,但若是分摊到五年,每年也不过费一亿,这点钱我们还承受得起。”

    尹继南惊讶地问道:“真要x?”

    “说就,现在不,未来即便付出百倍的代价也未必得起来!有了楞格河的,xx华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将得到有效改善,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我安毅自然不会落于人后!”

    孙瑛浩、郑子墨、札丹巴、札穆察拉诺等人听了非常感动,尤其是札丹巴和札穆察拉诺,作为土生土的古人,他们可以想象,这条沟通南北的利工程一旦完,会给古带来何等的变化。

    由古北部到古南部,这条人工河流将达一千二百公里,沿途有着十余座山岭。想想浩大的工程,所有人都一阵心虚,脑子里情不自禁地浮起一个疑问:真的可以凭借人力改变大自然吗?

    难!

    实在是难!

    ~~~~~~~~~~~~~~

    :告急!再次急求!

    燃烧吧,宇宙!

    万能的书友,请赐予我吧!

    挥泪拜求!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