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玄幻小说 > 铁骨 > 第一六三九章 英德的态度
    第一六三九章英德的态度

    伦敦,唐宁街。

    英国首相张伯伦牙齿紧咬,目光从一众心腹手下脸上掠过,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张伯伦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先后担任邮政总、卫生大臣、财政大臣等职务,从二二年到现在,先后在博纳劳、鲍德温、麦克唐纳等人的政中担任要职,不管政如何变化,张伯伦的位置都巍然不动。在他担任财政大臣期间,英国把经济危机的影响减弱到最低,三四年就可以宣布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伟大的新希望”正在开始。但因为从三年前英国重新开始加强战备,财政状况的增又变得缓慢。

    去年五月担任首相后,张伯伦内阁制定并通过《工厂法》,规定最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改善工作条件;通过《住房法》,为改善棚户区和住房拥挤区域提供补助,控制经济住房房租;通过《体育训练法》,鼓励体育训练和健康饮食,为人民提供义务体检;通过《煤炭法》允许不同工业联合;通过《带薪假日法》,为一千一百万工人提供带薪休假。

    正是在张伯伦的努力下,英国逐渐走上“福利国”的道路,这使得他受到英国人的广泛戴。

    后世指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实际上是不公允的,因为身经历过上次欧战的残酷、且刚刚经受经济危机的英国国民,显然都不愿意把国拖入到战火中,而作为民选政领袖的张伯伦,顺应了这种思,当然,其结果也是灾难的。

    国际上,由于美国的崛起,英国世界老大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平息亚洲殖民地的叛,又消耗了英国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而在欧洲大陆,德国和意大利的步步进,尤其是一次又一次受到希特勒的欺骗,让主张绥靖的张伯伦尽了颜面。今年三月份德国对捷克的吞并,迫使张伯伦不得不转变态度,开始主张以强的手段对付德国。

    为了应对德国的军事扩张,英国先后与兰、土耳其签署了正式协议,同时议会通过征兵制,初步决定在明年年底前再次增加十个步兵师,大量荒废的军工厂,重新开始检修机器设备,生产枪炮,英国空军也开始用“旋风”、“”等新式战机取代“斗士”式一类双翼战斗机,迅速弥补和德国之间的差距,同时大幅度扩编空军。

    在英国国内,保守党内部的反对派领袖丘吉尔蠢蠢动,处处指责内阁的外政策,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群支持者,保守党面临分裂的局面,而作为反对党的工党和自由党,则对内阁提出的法案,全部加以抵制,这让张伯伦有一种焦头烂额心力瘁的痛楚。

    而现在,一向胆怯弱的暹罗人也出来惹事了,公然挑战大英帝国的权威,这让张伯伦恼怒异常。

    “我认为,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们都应该发出措辞强的xx电!”

    外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郑重地说道:“根据布鲁克爵士发来的电报,其他各大xx均遭到暹罗人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率先对此作出反应,让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两个疯子抓住机会表现一番,我们在国际国内的处境将会更加被动!”

    内政大臣兼国内安全大臣约翰安德森道:“这个时候,确实不能有丝毫犹豫。现在欧洲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这两个疯子搞风搞雨,而在亚洲,同样是军人执政的暹罗和这两个法西斯国靠得很近,结盟的可能。

    “自从暹罗军政上台执政后,便与帝国刻意拉开距离,现在与帝国的商品贸易份额,竟然低一大截,尤其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竟然一再拿开凿克拉运河来威胁我们。这条运河一旦开建,将会使星洲失去在航运、商业和海军方面的战略意义,加强在这个地区的地位,正因为受此威胁,我们不得不将对暹罗的贷款利率从6%下降到4%,帝国经济重大损失!

    “去年年底占领兰印群岛后,我们迫于殖民地的压力,以及自身平叛的需求,马来总督、缅甸总督和远东舰队司令先后拜访暹罗,力求同暹罗建立更为密切的,但暹罗政不知好歹,竟然与签订了友好条约,使得可以使用暹罗的海空军基地及铁路,这就使得的触手什向中南半岛。

    “新仇旧恨一起算,现在是该让暹罗人付出代价了!”

    外部常务次官罗伯特范西塔特爵士有些迟疑:“可是,现在暹罗正在与南华战争,他们的军队已经攻进了南华的腹地。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削弱暹罗的军事实力,使得南华稳住阵脚,进而反攻暹罗?

    “我们都知道,南华也是一个军人当政的国,是xx的地方军阀安毅从法国人手里篡夺的国政权。我们大英帝国曾于四年前在滇西与安军打过一仗,他们军队的战斗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旦南华在反侵略战争中击败暹罗,极有可能以复仇的名义,攻入暹罗境内,以暹罗的华人基础,吞并拥有一千五百万人口的暹罗只是时间问题。让暹罗与南华拼个两败俱伤,是不是更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殖民地兼自治领事务大臣德华斯坦利伯爵想了想,道:

    “不管暹罗与南华之间谁对谁错,但现在问题的焦点是我们的大xx被暹罗政派出的军队给铲平了,被国王陛下授勋的外大使遭到杀害,若是我们不做一点表示,这将地损害帝国的声誉!

    “此外,据我所知,南华政正在筹备在美国发行总额高达五亿美金、回报率十厘的债券,以刺其经济民生,这样美国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凭借这份债券,每年从南华政分得五千万美金的红利。而看看我们,通常我们购买的债券的回报率是多少?五厘!在暹罗更是只有四厘。国内各大财团有一种呼声,若是我们在暹罗与南华的战争中站对了立场,到时候南华政肯定不会忽视我们大英帝国的金融市场,在伦敦发行债券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是国内闲散的投资基金的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贸易大臣奥利弗斯坦利是德华斯坦利的xx,他十分赞同自己兄的意见:

    “南华政与我们英联邦国的贸易额,到目前为止已经高达一亿英镑,他们从澳大利亚、马来亚等地大量引进矿石、石油、橡胶、锡等产品,同时销售急需的飞机、坦克等武器给我们,使得我们武装的速度,远比想象的要快得多。

    “经过皇空军检测,南华的战机能优越,25优于我们的‘旋风’,g2则和能相当,但在航程上占据优势,至于g1,虽然比不上我们开始大量采购的蚊式战机系列,但胜在价钱便宜。空军部建议,我们应该大量向南华采购战机,迅速拉近我们与德国之间的差距。

    “上个月,随着南华扣押的俘虏逐渐释放回国,法国投桃报李,一口气采购了狼式及猎坦克各五百辆,陆军部认为,法国的坦克研究与我们不相上下,就连法国人都认同了南华的坦克,我们也应该采购装备一批,不说保卫本土,就算是用在印度和中东地区,也能产生的作用。”

    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爵士证实了奥利弗斯坦利的话,然后提出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其实要在南华与暹罗之间做出选择,非常简单,只需要看看哪一方获胜对我们更有利就行了。

    “若是暹罗击败了南华,把南华逐出中南半岛,那么,南华建设的工业基地将落入暹罗人手里,进而落到人手里。现在已经拥有全球第三大海军和数百万陆军,拥有了西伯利亚、远东、xx的东北和华北、朝鲜、琉球、xx、海南岛至兰印群岛的庞大岛链,若是其再拥有南华,我敢肯定,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必将盯到婆罗洲、马来亚、缅甸,甚至印度……或者,他们脆以兰印群岛为跳板,攻击澳大利亚,彻底奠定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谁拥有了海洋,谁就将控制世界,现在显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条件。

    “而反观南华,他们为了收复祖宗的失土,几乎派出了大部分兵力到古和中亚地区,这两地对安军这个军事团体来说,是一块飞地,要维持下去会非常困难,这样他们可用于中南半岛的兵力将极为有限,若是他们占领了暹罗,兵力将会被再次稀释,与的矛盾也将越发地尖锐。与其放任这只虎逐渐大威胁到帝国在亚洲的利益,还不如扶持南华,使之能够与对抗!”

    张伯伦言听计从的首席顾问霍勒斯威尔逊爵士,连连点头:“确实,暹罗人实在太可恶了,他们的存亡原本不关我们的事情,可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我们的外人员动手,这已经违反了起码的国际道义,受到惩罚是必须的。”

    张伯伦见自己的助手也有如此看法,心中打定了主意:“大说说,我们该如何制裁暹罗这个的国?”

    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建议:“目前我们还在对亚洲各殖民地的叛军进行打击,欧洲方面也要注意防御德国的扩张,此外阿富汗和伊朗有可能为我们下一个需要用兵的地点,同时我们还要避免在暹罗的英国侨民遭到暹罗政更为严酷的清洗,无法也不可能调地面部队暹罗作战。

    “依照我们的国际地位,外部只需要表示xx就行了,这便表明了我们政的态度。我想以南华军队的实力,必然可以挫败暹罗的进攻,把战火燃到暹罗境内。”

    海军大臣达夫库珀微笑着道:

    “大别忘了我们海军,我们大可以调动星洲的海军舰队,炮击暹罗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的港口,表示我们大英帝国的强态度。或者,西爵士可以邀见南华驻伦敦的外官员,表示我们可以购买一部分南华那种高达十厘的公债,以表明我们的态度!”

    财政大臣约翰西会心一笑:“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想我们的投资者,会很乐意购买南华的公债,毕竟一个国的公债支付能力,是以军事及国防实力作为重要参考的,若是南华能够击败暹罗,那他们的信誉将值得信赖。”

    到了这个地步,意见基本达一致,张伯伦没有丝毫犹豫,让外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即刻安排新闻发布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德国人抢在前面。

    宣布散会后,张伯伦留下国防协调大臣查特菲尔德勋爵、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空军大臣金斯利伍德、海军大臣达夫库珀,一起来到会议室的大幅中东和印度地图前,商讨对策。

    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手拿指挥棒,对照地图介绍情况:

    “现在阿富汗局势越来越,顶着军阀盛世才名号的苏军,并没有直接南下攻击兴都库什山脉,而是一路向西,目前已经占领塔哈尔、昆都士、巴格兰地区,许多部族遭到彻底的洗劫,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苏联人竟然在阿富汗北部地区公然立苏维埃,把那些部族领袖的财产分给贫苦民众,大有在阿富汗发起红xx的意思。

    “阿富汗国王查希尔沙赫联合南方的部族,组了讨伐军,不过在萨郎山口以北的巴格兰省杜希镇被苏军击败,残部退回兴都库什山,我们支援的六十多火炮也一并留给了苏联人。目前喀布尔草木皆兵,阿富汗政一方面向我们求援,一方面组织更大规模的部族武装,准备在巴尔赫河以西截击苏军,其向西部和南部进军。”

    待陆军大臣介绍完情况,张伯伦语气凝重地说道:“现在内阁的意见很不一致,一部分阁僚主张从印度派出部队阿富汗,助沙赫王朝抵御苏军的进攻,毕竟这部分苏军在与南华军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其战斗力想必高不到哪里;另一部分则认为该以大局为重,目前我们还在与苏联就签订同盟展开谈判,若是在阿富汗与苏军火,则我们的外努力将付诸流。我现在想听听你们专业人士的意见。”

    霍尔贝利沙有些迟疑:“南亚和东南亚的战事还远未到平息的地步,在印度、缅甸、马来亚,大量叛军盘踞在农村和山林中,建立根据地,与殖民政作对,那些应邀在印度政任职务的国大党人虽然高呼‘非暴力’才是正途,但是由于此前在平息叛中帝国与印度人结下了仇,那些失去人的印度人,并不太买国大党人的账,而且据说国大党内部也面临分裂,主张xx的那部分领导有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我们从印度出兵,后方一旦发生,阿富汗的部队将补给断绝,极有可能遭到惨痛的失败。况且,帝国现在应该把主要力放到欧洲,随时警惕德国人的动静,在阿富汗投入兵力显然是不明智的。”

    海军大臣达夫库珀皱皱眉头:“情报部获得了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德国和苏联已达了一个针对英法的协议。如果苏联人在阿富汗站稳脚跟,进而威胁印度和伊朗,帝国的形势将急转直下。伊朗的石油,是维持帝国庞大躯体正常运转的制造中心,一旦让苏联人占有了伊朗和阿富汗,进而把这些石油提供给纳粹政,那对英法而言不啻于一场噩梦。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阿富汗提供军事援助,再不济也要把伊斯兰人组织起来,以宗教战争的名义,抵御苏联的进攻。”

    国防协调大臣相当于美国的参谋委员会主席,担任大臣的查特菲尔德勋爵曾是第一海务大臣,这个第一海务大臣相当于海军参谋,在海军大臣领导下统帅海军,战时比海军大臣更有实权。

    查特菲尔德勋爵向张伯伦道:“援助是必须的,当初我们放任阿富汗xx,便有将其树立为阻挡苏俄入侵屏障的意思,如果这个屏障不在了,对帝国的伤害将会无比。不管是确保帝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还是为了保证帝国的石油供给,都必须优先保证阿富汗的安全!尤其是一旦苏俄与德、意勾结,对我们的伤害就更大了,想想,同时拥有巴库和斯油田的苏联,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空军大臣金斯利伍德指着地图:“伊斯坦布尔、卡尔斯,还有大不里士,这些地方都如同出鞘利刃,锋尖全部触及苏联的‘软下腹’。乌克兰的麦田、顿涅茨盆地的矿砂和工业,还有高加索的油田,这些都是苏联生命力的源泉。而大英帝国在伊朗西南部的石油来源,同样无法防止俄国打击的危险。

    “大英帝国的飞机,固然能够从斯的基地或者更远的地方轰炸巴库,但是苏联的坦克也未尝不可驱直入,沿着喜克索斯人战车的旧辙,或循中亚和古兵的故道,从卡腊巴赫高地而下,直xx的河,截断西方海洋强国从大西洋区域通往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捷径。

    “有这么多重大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拥集在中东,令人不安,而这一地区用航空时代的新的‘全球’标准衡量起来,其幅员又是比较的。苏伊士运河、伊拉克的军用机场以及我们在斯西南部经营的油田和炼油厂,都迫使我们,必须得对苏联人的动作做出反应!”

    张伯伦沉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好吧,回头我就做出安排,我们必须得防苏联人一手,为了预防罗马—柏林—莫斯科轴心的大,一旦确认德国和苏联签订盟约,德国和苏联又向兰什手,我们即会向德国宣战。”

    几位大臣心中一凛,随即郑重地点了点头。

    ……

    欧洲笼在战争云中,继德国于三月功占领捷克斯诺伐克全境后,意大利于四月七日侵入了阿尔巴利亚。四月中旬,戈林专程到罗马,同墨索里尼就准备打一场“全面战争”问题举行了两次谈。

    四月十五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电报里,要他们作出保证,声明德意武装部队不会入侵英、法、彼、苏在内的三十一个国。罗斯福说,如果能作出这种保证的话,他答应美国将参加世界范围的谈判,来使世界解除“军备竞赛的重负”,并且打开国际贸易的道路。

    罗斯福的呼吁,给希特勒正在进行的扩张提出了难题。为了答复罗斯福的质问,德国外部在一份外照会中,向除了兰、苏联、英国和法国四个国而外的所有罗斯福提到的国,提出两个问题:它们是否感到自己受到德国的任何威胁?它们曾否授权罗斯福作这一呼吁?

    征询的结果,绝大部分国,包括南斯拉夫、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和卢森堡、都对以上两个问题作了“否定的答复”。这些答复为希特勒提供了弹,他利用这些材料,作了足足有两时以上的“彩”的演说。

    在德国议会,希特勒雄辩滔滔,机锋横溢,对罗斯福的呼吁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这次演说,不仅在德国电台上广播,而且在全世界几百电台上广播;在美国也由各大广播公司转播。在此以前和以后,希特勒都不曾有过那天那么遍及全世界的听众。

    希特勒一上来,先诉说一通《凡尔赛和约》的罪恶,和它所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种种不平和期,同时对英国和兰作了答复,这个答复震动了优心忡忡的欧洲。

    希特勒先阐述了他对英国的钦佩和友谊,然后就攻击英国对他的不信任,攻击英国对德国实行新的“包围政策”,并宣布废除一九三五年的英德海军条约。对兰也一样,希特勒公开了他一直保守秘密的关于但泽和走廊地带向兰提出的建议,把这个建议称做“为了欧洲和平的利益而可能想象得出的最大的让步”,并且告诉国会议员,兰政已经拒绝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建议”。兰已经同英国订立了军事协定,兰背弃了德互不条约。因此,他认为这一协议已经受到兰单方面的破坏,从而已经不再有效。

    希特勒接着就转向罗斯福总统,他的辩才几乎在这里发挥到顶点,希特勒先把罗斯福来电中的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就予以讥讽。罗斯福总统在来电中说,他认为一切国际问题都可以在会议桌上解决。希特勒就此回答说:“要是这些问题果真能在会议桌上得到解决的话,我将不胜高兴。然而,我的怀疑是有事实做根据的,那就是,最明显地表示不信任会议有用处的国正是美国自己。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会议就是国际联盟。”

    希特勒还提醒美国总统,德国曾参加过在凡尔赛召开的一次会议,它不是去参加讨论,而是去听别人捉。德国的代表“受到的甚至比苏安族的酋所受到的还要大。”希特勒对罗斯福总统要求他保证不进攻三十一国中任何一国所做的答复,最后接触到了核心。希特勒反问:“罗斯福先生怎么知道哪一个国认为自己受到德国政策的威胁,而哪一个国又认为自己没有受到这种威胁呢?”

    希特勒说:“我曾经不厌其烦地向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国调查了一下。第一,它们是否认为它们自己受到了威胁,而更重要的是,第二,美国总统向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应它们的请求提出来的呢,还是至少在它们的同意下提出来的呢?所有的答复都是否定的……诚然,我并没有对某些国提出询问,因为这些国——例如,叙利亚——目前还没有取得自由,而是在民主国的军队占领下,因而被剥夺了它们的权利。”

    然后,希特勒抓住尔兰和巴勒斯坦问题进一步攻击说:“我必须请罗斯福先生注意一两个历史的错误。他提到了,举例来说,尔兰,并且要求我声明德国不会进攻尔兰。我刚刚读到尔兰总理德瓦勒拉的一篇演说,奇怪的是,他在这篇演说里,同罗斯福的意见相反,并没有非难德国压迫尔兰,而是谴责英国不断侵略尔兰……

    “同样,罗斯福先生也没有注意xiamian的事实:巴勒斯坦目前并不是在德队占领下,而是在英队占领下,这个国的自由受到了最残暴的武力手段的压制。”

    德国国会议员们笑得声震屋瓦,然而希特勒却一丝笑容不,保持着他那一本正经的神态,以期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希特勒没有提及xx问题,因为他需要同时保持和及xx的友谊,以达到德国利益的最大化。

    在临近结束的时候,希特勒大摆自己的政绩,与其说是讲给外国人听的,毋宁说是讲给德国人听的。希特勒说:“我接受了这样一个国,它因为信任外国的诺言和由于民主政的恶劣制度而面临着彻底的毁灭……我克服了德国的,重建立了秩序,并且大大增加了生产。

    “我曾做到了使七百万失业工人重新得到工作……我不但使德国人在上团结了起来,而且使他们重新武装了起来。我也曾致力于一页一页地撕毁那达四百八十条的条约,其中包含着任何国人民和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的最卑鄙的压迫。

    “我把一九一九年从我们手里抢走的地方夺回来给了德国。我把百万被迫与我们分离而饱受辛酸的德国人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希特勒最后说:“虽然如此,我相信,正是这样,我才能对我们全都关心的事情尽最大的贡献,那就是:全人类的正义、、进步与和平。”

    希特勒在国会批驳了罗斯福电报之后,就加快了进攻兰的部署,其主要就便是《苏德互不条约》的签订。

    就在今天,七月十九日,希特勒在上萨尔斯堡召集三军司令官会议,来听他进行战争的xx和预测。

    希特勒面对欧洲地图,挥舞着拳头,慷慨昂地大声演说:“伟大的戏剧,现在已经接近高氵朝了,我敢肯定,英国和法国不会打仗,英国没有一个真正有胆略的领袖。我在慕尼黑领教过的人,都不是能打一场新的世界的人物。英国要打仗是为了什么?谁肯为了一个盟国而找死?”

    希特勒的话,引来军队将领们的附和。

    希特勒随后又说道:“就目前的战略看,若是我们进攻兰,英法从西面强攻齐格飞防线是不大可能的,向北经过比利时和荷兰包抄也不可能迅速取胜,这些办法都不了兰人的忙。这些因素都充分表明,英国和法国不会参加战争,没有什么东西它们非打不可。因此兰很可能单独作战。

    “不过,我们仍然必须把兰在一两个星期内打败,好让全世界都看到兰已完全垮台,这样就不会再设法搭教它了。”

    “我同意元首的意见!”

    希特勒的统帅部最高官威廉凯特尔,也对进攻兰会引起的看法嗤之以鼻。他笑着说道:“英国太老朽了,法国太xx了,美国太漠不关心了,它们都不会为兰打仗的!”

    就在将领们窃窃语展开讨论的时候,德国外部国务秘书魏茨泽克匆匆走进房间,看到包括希特勒在内,所有人都转过头看向自己,他连忙向希特勒行了个举手礼,快步走到希特勒身边,把一份电报给他。

    希特勒看完电报,然大怒:“这些可恶的暹罗人,竟然敢杀害高贵的日耳曼人,必须要让他们明白,得罪德意志帝国的代价!”

    说完,他把电报给威廉凯特尔,然后道:“我们必须派出军队到暹罗,向全世界表明日耳曼民族为了捍卫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勇气……”

    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劳希契站出来道:“尊敬的元首,我们现在正在按照白xx,在兰边境部署我们的兵力,根本无法调部队。而且,暹罗距离我们是如此遥远,我们需要费多少金钱和力,才能派出部队到曼谷?”

    “不不不!”

    希特勒狡猾地一笑:“根本不需要调集太多兵力,一个排足够了!可以通过德意志汉莎航运公司开辟的柏林到xx叙的航线调派兵力,再由叙至西贡,跟随安军进攻的步伐,把这个代表德意志神的部队,尽可能快地送到曼谷。我们要在曼谷发起一场声讨暹罗人的舆论攻势,然后趁着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暹罗,向兰发起突然袭击。”

    一众将领恍然大悟,希特勒又对魏茨泽克道:“外部必须立即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告我们德意志的强立场。”

    “遵命,我的元首!可是——”

    魏茨泽克有些担心:“方面……”

    “担心!”

    希特勒举起手:“人只是把暹罗当做可以利用的棋子,可是现在这个棋子几乎得罪了所有西方国,人知道怎么做的!”

    说到这里,希特勒幽幽一叹:“我现在倒有些羡慕那位朋友的好运气了,遇到这么个的国,我想就算南华一口气把暹罗吃下去,也没有太多国会为了暹罗说好话吧?据我所知,暹罗大概有五十余万平方公里,而兰全境不过三十九万平方公里,南华拿下暹罗后,国力会迅速,而且不会引起英法美等国太多的反弹,而我们则不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与英法全面开战,这也是我们不得不与xx的斯拉签订盟约的最主要的原因。去吧,魏茨泽克,把我的意思告诉里宾特洛甫,他会安人的,还有,外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越早进行越好,最好抢在英法的前面,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舆论上全面占据主动。”

    魏茨泽克离开后,希特勒又与三军司令官密商,最后决定在八月中旬前征召五十万日耳曼青年入伍,全部充实到西线,预防英法的进攻。同时,对铁路提前发出动员令,陆军司令部将迁移到柏林东面的佐森,海军方面,袖珍战斗舰“斯比伯爵”号和“德意志”号及潜艇舰队,随时准备开赴大西洋作战。

    ~~~~~~~~~~~

    :这一章算是代二战前的国际环境吧!毕竟现在历史被篡改得一团糟,得让朋友们明白当前轴心国和同盟国的战略态势。

    谢谢大!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