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玄幻小说 > 铁骨 > 第一五六三章 激流碰撞
    第一五六三章流碰撞

    “老丁,你是北伐贺胜桥作战胜利攻击汉阳失败我模范营随二师退回沙时,你随吴立恒和夏俭由广州北上加入我部的吧?”

    南海宣武楼安毅的办公室,安毅坐在办公桌后,看着身前三米处一身上将戎装的丁志诚,面严肃地问道。

    早在安毅接见之前,丁志诚已经从属下的回报及夏俭、林耀东的通知中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满怀惭愧。这会儿听到安毅没有先追究责任,而是追忆往事,不由动情地说道:

    “我原本是李福林国民xx军第五军的一名普通士兵,东征后在北江一带剿匪,受伤住院期间官不管不问,恰好老吴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看到老吴不仅得到最好的照顾,还拿着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军饷,于是心一横就跟着老吴和夏俭北上。

    “到了沙,营立即好酒好款待,随后我们一起分配到老吴的三排,再后来因为我的一手飞刀及xx入室技能,选拔警通连,从一个兵一下子拔擢为中尉搏击教官,当时我就决定把这一生给营你了。”

    安毅叹了口气:“志诚x,其实你一直都做得很好,xx团立后,你为我安军特种部队前身之教导连三排中尉队,二七年龙游之战后担任少校警卫连,这也是我军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

    “xx师立后,你晋级上校警卫营,和我同生共死,度过了江北惨败的那段生死岁月……我还记得在xx北岸与八卦洲一江之隔的犁头嘴,你带着特种大队,来往穿梭于八卦洲与犁头嘴之间,是抢救了七百多名伤员,为我军保留了元气,时陈志标背叛,陈侃也被其裹挟逃跑,继南断了,方靖没了,屈通源中弹惨死,胡子子都来了,程光昏,你日的当时还要自杀,那会儿我觉得活着都没什么意思了……”

    丁志诚热泪涌了下来,推金山倒柱般向安毅跪下:“老营,志诚知错了,志诚知错了x!自从三二年负责组建部队,逐渐离一线作战部队后,没有了生死威胁的紧迫感,每年还从川南集团获得几十多万大洋分红,生活似乎一下子没了目标,对工作也开始懈怠,慢慢得过且过了。

    “原本武警部队我们只编制了三师九旅,抗战后,由于西南大旱,我们的武警部队以九个旅为骨,扩编了九个武警师。随着南华立,古回归,我们控制的地盘倍扩大,九个师已经不足以维持地方的治安,于是又一分为二,缺额部分从汉中和宜昌提供的新兵中补充,武警部队随之扩编为十八个师。

    “随着中亚战起,我们需要更多的部队维护地方治安,但由于哈萨克斯坦大多数地方新近收复,问题复杂,如果太多新兵可能导致出现严重问题,于是调往中亚的十个武警师,全部都是最锐的老部队,再扣除川南、滇南和古的五个老武警师,我们在南华的力量就极为薄弱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三个已经扩编稀释老兵多次的武警师为基础,一下子扩编了十五个武警师。这十五个师大多以南华本地新兵为主,老兵的比率不足百分之二十,由于其中还需要调力量到中亚组建地方政,因此有经验的警,也大半调往了中亚,如今南华维持地方秩序的警员大多选用前法属安南的旧,以及从前安南军中选拔的旧式军人。

    “其实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些新加入我们武警和部队的人,带有很强的功利心,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稍微遇到即腐化堕落,加上新立的政中也有大量旧式官僚,所以形了一强大的守旧力量。在今晚事情发生之前,我已经情况不对,但想想中亚的战事,认为只要熬过三五个月,等到武警和部队中的力量从中亚地区调回来,那时候才是对武警和队伍进行清理的良机。

    “老营,是我不好,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让你失望了,不过志诚敢保证,我在武警和部队任上,没有贪污一分钱!”

    安毅起身,绕过办公桌,扶起丁志诚,语气沉重地说道:“这也是见见你,听你坦心迹的原因。那几笔捐到南华教育基金、加起来近两百万大洋的巨款,你是悄悄捐出的吧?”

    丁志诚非常惊讶,随即点点头:“是的,这都是到南华后,各级政官员和武警、部队属员送的礼物,原本我想直接送回去,但想想那样会得罪人,不利于展开工作,所以便心翼翼收起来,随后以各种名义捐给教育基金。”

    “糊涂,糊涂x!”

    安毅指着丁志诚,大声斥责:“你收了他们的礼物,他们以为你对他们的罪行便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网开一面,所以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发展到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渎职,这是严重的渎职!

    “志诚,你好好想想,我们自北伐来辛辛苦苦为的是什么?我们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全新的政,为的不就是避开国内的黑暗,让老百姓多一个选择,有好日子过吗?如果我们也和旧政一样不顾人民死活,那我们的努力还有何意义?老丁,以前你不是优柔寡断的人x,怎么现在……”

    丁志诚垂头丧气地说道:“自从我担任武警和部队司令后,随着需要处理的公务与日俱增,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我看到你聘请先生担任政务助手,把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我也聘请了绍兴师爷,我处理政事。他们做事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耳目渲染之下,我也慢慢变现在这样了。”

    安毅微微一怔,随即摇头叹息:“老丁,儒文化讲究中庸之道,讲究处事圆滑,上下一团和气,没想到这些条条框框把你也给绕。我们现在从事的事业,犹如逆行舟,不进则退,不是靠保守靠上下和气就能够取得功的,我们需要的是做事业的人,而不是那种老式的官僚,所以那散发着满清遗毒的行人处事原则,根本就不适用于现在。”

    安毅沉一下,又道:“你先回去吧,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师爷给遣散了,这次和武警部出问题,肯定是要究责的,我给你半年到一年时间改正错误,随后就去国防大学深造,出来后给我去带兵,你是我军特种部队的缔造者,我准备组建一个集团军群由你来带,我们部队是拥有先进思想和钢铁纪律的学校,我希望你能在军队的熔炉中,重新找回自我,”

    “是!”

    丁志诚眼中泪光闪烁,显然触动很深。

    ……

    丁志诚走后,安毅又召见了杜易。

    “为什么南华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你的国安部却没有任何消息回馈?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安毅一双眼睛里出丝丝杀意。

    杜易怡然不惧,迎着安毅的视,郑重回答:“那些跳梁丑,根本无足为惧,一切尽在我们国安部的掌握之中……南华建立后,为了笼络南华当地人,大量旧官僚、旧军人甚至什么的名流贤达全部进我们各级政部。这些人刚开始时行事极为谨慎,为恶不彰,零零碎碎发生的一些贪污案子,即便处罚了也难以动摇其根本。

    “因此,我国安部主要领导集体商议后一致认为:与其让这些人把弦绷得紧紧的,慢慢发展一步步窃据高位,等到其后酿不可预料的后果,还不如在我们控制下,让这些人一再我们的底线,一旦超过一个度,以为我们的监控力度不过如此后,必然得意忘形,行事无所顾忌,斑斑劣迹必将引发民怨,我们才好一网打尽。

    “事实证明,我们的策略非常功,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那些所谓代表南华本地人利益的人是个什么嘴脸,尤其是他们的后代,不知道天高地厚,欺男霸无恶不作,收拾他们名正言顺!”

    “可是,你想过后果没有?想过那些在你们纵容下,在官绅和警匪勾结中忍气吞声孤立无援的百姓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绝望没有?想过那些遭到纨绔子弟的无辜以后的人生该如何度过没有?”

    安毅指着杜易,越说越怒火中烧:“还有,你们在制定xx的时候,至少应该在我这里留个音讯,让我知道外面正发生着什么。你不知道我今天在青姐的宴会上听到那些孩子倾述身边发生的那些暗丑陋的事情时的愤怒……我差点儿以为,这里已经不再是我们安军掌握的南华,而是一个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有理不能辨的黑暗之地,你想过身为国和军队最高领袖的我的感受没有?”

    杜易迟疑了,慢慢地低下头:“对不起,或许是我们没有考虑周详……不过我们也是不得已,依照主席嫉恶如仇的子,必然有一点的苗头就要雷厉风行地进行惩处,那些人必然心谨慎,竭力把自己包装正人君子,等到以后他们事了再想解决,已经尾大难掉了。还不如趁着现在他们根基不牢,把他们的贪和野心无限放大,我们再以雷霆之势予以拔除,这样痛不如短痛,可以一下子扭转社会风气,树立主席和军队的权威。”

    安毅摇头苦笑,不过言辞间依然非常严肃:“杜易,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你显然忘记了,你们先是我的耳目,随后才是我的手。你们每日提供的情报,基本上为我处理国事的主要依据,要是有一天有人突然告诉我,我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假的,你说说看我该怎么想?还有,有了这一次,以后让我怎么相信你们送上来的情报的真伪?怎么代你们办事?杜易,你说,我还该信任你吗?”

    杜易细细思考,额头上冷汗粒粒渗出,显然到了这一刻,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安毅也没想好该如何对待这一回国安部的擅自行事,挥挥手道:“杜易,你下去吧,回去把掌握的情报,全部到,我已经调军委秘书邓斌、军委办公厅主任赵东全两位上将,会同军委副主席顾风和路程光上将,军委委员黄秉一、杨飞、夏俭上将,共同组专案组,全面展开对南华和川南、滇南的贪污xx和黑恶势力的清理。进行为期半月的大肃反行动后,我们还会开展大规模的整风,对各种错误思和行为进行严肃纠正。”

    “主席——”

    杜易看着安毅,言又止,随后满脸惭愧而去。

    看着杜易消逝于后的背影,安毅心中一阵烦躁。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南华境内只有国安部拥有对内侦缉之情报职能,第四厅至今未在南华设置分部,而总参情报部主要侧重于军事,沈凤道对自己忠心耿耿,但他毕竟只是挂名国安部副部,很少参与日常工作,这导致自己竟然为睁眼瞎子,连近在咫尺的消息也无从得知。

    安毅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给赵瑞去了个电话,命令他组建第四厅南华分部,xx于国安部外组建情报机构,南华分部直接向自己负责。

    ……

    就在南华从上而下,经受狂风暴雨洗礼之际,红河省高平县境内,却是一片平静。

    安汉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到高平县下属的十二个县视察了一番,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中旬。此时,各乡已经得到相关消息,各乡和工作组代表在安汉平回到县城的第二天,便赶到了县城。

    各乡乡都知道新来的xx已经巡遍了全县各乡,这位安xx可不是以前那种只知道窝在县的县老爷,国竟然组织民众修路,方便大进出方便,说什么“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才能富”,这着实有点儿新鲜。以前,除了征粮拉丁,官老爷们从来不别的,新官居然想领着百姓做事,至少从新xx说出来,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两周前,安汉平对要推行的xx进行了讲述,等众人基本明白之后,便带着大参观了驻军的修路现场。

    安军一的棒伙,有着钢铁一般严明纪律,他们的工作自然非常不错。由于山路崎岖,重型施工机械进不来,完全靠人力,但好在军队人数众多,用炸开山,用铁锤和钢钎把巨石敲碎块,铺在地上,用碾子碾压,一条平坦的公路便现了雏形。

    “如果大觉得不错,那么回去之后,就开始组建民兵,由民兵来完修路工作。”安汉平说道。

    几乎所有乡都暗吸一口冷气,工作队是介绍过叙的民兵组织的,这些人隶属于各县,以军队的模式进行组编,会进行一些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但是工作范围不出自己所在的县。不过这中间有一个问题,一旦军情紧急,这部分经受过初级军事技能训练的民兵,将会调进主力部队。

    为了打消当地民众的顾虑,安汉平和各村的工作组开始对乡们进行说服工作,老百姓就是这样实在,没有放在眼前的好处,他们就不会有丝毫动作,所以,有时候就得耍点儿手段才行。

    xx乡龙口村就是征召民兵中的一个典型缩影,当工作队回去之后,开始把青年人聚集起来,理由是会餐。

    在村子中央的场坝上,热气腾腾的大锅着,大锅当中蒸的是裹着腊的竹筒饭。香味飘飘扬扬,各族伙们闻着香味口都快流下来了。要知道高平县出名的贫瘠,耕地面积极少,平日大多是一点儿米掺着野菜过顿,像这种竹筒米饭,很久都没有吃到过了。

    这时,工作队开始询问大想不想吃竹筒饭,得到的结果自然是惊人的一致:谁他妈不想吃x?

    接着,工作队开始鼓动伙们报名,凡是加入民兵活的,就给吃竹筒饭,不愿意的,那就可以回去了。

    这个时候谁愿意怯,况且还有竹筒饭吃,于是,几乎所有伙都报了名,然后得到了一大竹筒腊饭,工作队的同志告诉他们,凡是报了名的,明天天亮后前来这里准备参加工作。

    第二天天亮后,来这里的青年不到昨天的一半,这一半人这一天早上每一位只给了半竹筒米饭,就被工作队带去拓宽村口的道路,中午又给了半竹筒米饭和一点儿咸菜,接着了一下午活。

    到了第三天,再来的伙子就只有十五个人了,一整天的工作,提供了两顿饭,这次给的就不都是竹筒饭了,馒头包子数量不少,还搭配有xx和午餐,管够管饱。

    到了第四天,听到昨天的伙食后,又有人前来要求加入民兵,这次这些人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民兵负责人说明,这次招收的人数已满,想参加民兵,得下半年招兵的时候才行。

    坚持到现在的民兵得到消息,明天开始就要到其他地方开始工作,结果第五天早上,十五个人竟然全部到齐,在工作队的带领下,龙口村的民兵们向着目的地前进了。

    民间的消息要对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那可灵通的很。民兵开始集结,在全县十五处地方同时开始修建公路,这个消息当天就传遍了整个县的所有村落。

    高平通很不方便,只有最有钱的,或者娶媳这等大事才会动用骡马,而这次给各个施工点运输施工器械的队伍,就动用了大批骡马,这个消息惊动了整个县的上上下下。老百姓虽然不理解为何政为什么要修路,但是政修路绝对是对政自己有好处那是肯定的,于是大批百姓跑了好远,前往那十五个修路场看新鲜,然后看到这些地方所作的和各村的部们所说的一模一样,百姓们开始嘀咕了:真是修路x,难道官没说瞎话?

    老百姓有一种朴素的概念,官的,绝对对百姓没什么好处,可是闻着工地厨房里飘出的饭食香味,看着那些熟悉的伙们卖力地挥舞着大锤,大最终得到了一个认识,要想富先修路,官要带领大贫致富恐怕不是假话。

    留在修路现场连看了几天之后,一部分思想较为进步的村民心动了,他们最终响应了村工作组的号召,反正再差也不过是多点儿活,加上新政刚刚分田土到户,这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可都是眼看到的,至多吃次亏而已。

    于是,整个高平掀起了修路的高氵朝,很快那些闲着的人也坐不住了,参加修路队伍可以免费吃俩餐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靠劳力换顿饱饭吃,于是修路队伍急速扩大,很快整个高平县都变了一个修路的大工地。

    修路非常辛苦,本身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但是安汉平作为“县太爷”,在民间的心中,坐衙的县太爷就得断案,各种纠纷就借二连三闹到了安汉平面前,很多内容根本不算案子,顶多是“谁偷了谁一只,谁打破了谁的一些东西”这等蒜皮的事。但是在纯朴明顽固的百姓眼中,这就是大事,而且是值得县太爷甚至皇帝自过问的大事。

    对于这些问题,安汉平肯定自己做不了决断,而且这本来也不是他的事情。现在南华大多数地方,法院和都只流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安汉平索什么都不说,那些机灵的各村部自然就把问题揽过去并且作出处理。但是安汉平也不会对此完全没有看法,等这些事情处理完毕,安汉平就会过问村的各基层组织,得到详细的处理结果,避免出现冤假错案。

    由于参加劳动的群众热情高涨,而民兵及各村的筑路队一时间又容纳不了那么多人,于是安汉平又让工作组组织人员进行垦荒。高平到处都是荒山,有的是荒地,民众在安军专业工兵的指导下,在荒山上修建梯田,在土沟中打出坝堰,老人和孩子也没有闲着,抬着给坡上种植的众多树苗浇,力保梯田土不流失。

    由于劳动是在农闲时节进行的,没有耽误农忙,这样的做法,迅速得到高平当地人的认可,高平县政守信的作风,为政开展农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谢谢弟兄们的,谢谢15802539588、大师、unguziyne1、书生烟民、的雨雪风、天才召唤师、路上的、情海涛、猫儿快跑、贝贝104、gziemn大大的打赏!

    今天出乎意料地又上首页评价票周榜了,谢谢大的力顶!

    好吧,最后还是求一下推荐票、五星评价票、订阅和!请大继续天子!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