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玄幻小说 > 铁骨 > 第一二五一章精锐之师
    宁县城,唐红雷正在召集新组建的“东北抗日救xx”第一师营团以上工作会议,苏联远东军方面负责前来联络的红军代表列席了会议。.

    按照安军的编制,第一师下辖三个旅,其中第一旅旅,由原北上支队支队唐红雷这个第一师师自兼任,三个团分别为北上支队军官速班的三位主讲教官黄邦强、谢逸、吴晓丹担任。三人都曾是各军特种大队中的锐骨,作风顽强,对敌经验丰富,也曾经在士官学校接受过系统培训,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深得将士们的喜,就是不知走上领导岗位后会如何。

    第二旅旅为安纯路,北上支队特勤队队,和支队指导员安明祈一样,也是安毅收养的孤儿,不过由于年龄的问题,他在童子军校待的时间比较短,毕业后直接参军,在顾风的四十四师待了一年,然后通过选拔该师特种大队,三三年在城抗战中立功后士官学校进修,一年后毕业又在滇南立下功勋,晋级为中队队副,三五年底经过选拔北上支队,是五十二人中经历战功最多的兵王。

    安纯路手下的三个团,是他从特勤队里心选来的队员,分别是王虎伟、侯名、陶琦,无一例外的特种部队加士官学校的经历,现在整个二旅的训练也完全是按照特种大队的组建思想立,可以预期第二旅以后的彩表现了。

    第三旅旅刘允旗,广西南宁人,黄埔八期毕业,在中央军校期间,全部听完了安毅主讲的课程。由于对安毅极度崇敬,三三年年底他通过审核,加入到夏俭的三十九师,为师部的一名参谋人员,后来在实际工作中自感能力不足,又再次叙士官学校进修,三五年刚回到三十九师,便被选入北上支队,为支队唯一的参谋人员,承担着出谋划策和方针政策制定的工作。

    刘允旗选的三位团也是很有意思,七团陈耀宗是安毅在三一派出到美国留学的人才,这子倒也争气,是考入了号称“将军摇篮”的西点军校,但学的却是舰船专业,回国后陈绍宽的海军部对他发出了征召令,但他还是毅然返回安军,在等候分配期间考入了叙士官学校的特种作战专业,毕业时直接从军校被选进北上支队。

    八团荣是孤儿,自被少林寺收养,学得许多少林秘技,却因为嫉恶如仇屡次杀生,终于被逐出少林墙。恰逢中原,安军攻占潼关,看到安军赈济灾民收容孺,荣心中感念,在华加入十六师,此后履立战功,先后晋升班、排、连、营,二十四军军中提起“和尚”,谁不竖起一根大拇哥?不想这样一条好汉,却在三四年因罪被关进监狱,如不是军事法庭查明遭人陷害事出有因,估计一位可能的将星就这样陨落了。在叙养马场了半年,荣直接被送进北上支队。此番东北,荣表现抢眼,飞檐走壁、生裂虎豹豺狼的能力,让人咋舌不已。宁后,在全军编整时,荣曾当众表演绝技,将拳头的铁棍生生扯断,单掌将碗口的铁桦树削掉,震慑了所有人。如果说全军将士最佩服的人是谁,肯定是“和尚”无疑。

    九团欧君,湖南衡阳人,士官学校毕业,北上支队里枪法最变态的人,一把三八大盖,四百米内不用瞄准,指哪儿打哪儿,在队伍向东迁移的过程中,他带领的狙击组让人闻风丧胆,大大提升了军心士气。

    除三个主力旅外,第一师师部还下设警卫科、作战科、情报科、通讯科、后勤军需科等部,同时还有师直属教导团、炮兵团、特务营和工兵营,可以说建立之初,第一师便按照军队正规化进行建设。

    另外,为了配合军队的编整,宁人民政也在今天上午挂牌立,原北上支队指导员安明祈担任宁市,统一领导根据地的政务工作,同时他还兼任第一师部主任职务,主管全师的思想工作。原北上支队副支队张戒则身兼数职,不仅担任第一师副师,还担任宁市副兼外部部,主管宁与东北抗联及苏联远东军区的外工作。在宁市政xiamian,设有财政局、局、工业局、文教局、通局等部,除了要害部掌握在北上支队上外,其余的则由当地士绅和工商业主担任,以团结更多民众,结抗日统一战线。

    由于恪守安毅下达的必须把军队大权牢牢掌握在安军手里的命令,故此这次整军,安军的英才占据了政和军队的几乎所有重要位置。不过,因为北上支队的每一个队员均身负异禀,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才能,所以到东北后一路东来解救的矿工和收编的土匪武装都十分服气,就连这次前来联络的红军代表也惊讶不已。

    布柳赫尔倒是舍得下本钱,派到宁的联络员竟然是他的心腹将——远东军区步兵第三十二师师别尔扎林上校。

    昨天天刚亮,别尔扎林接到集团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后,便匆匆赶到海参崴,觐见军区司令员布柳赫尔元帅和柳申科夫大将。布柳赫尔向他详细代了出使宁的具体事宜,离开司令部后,别尔扎林带着自己的警卫员,到市政宾馆接上张戒,驱车返回兴凯湖边的三十二师驻地。

    苏联军队的机械化建设富有效,第三十二师就装备有近百辆坦克和装甲战车,回到师部,别尔扎林带上十辆ba-6八轮战车,又在车队中加了一辆修理车和油罐车,然后带上自己的参谋班子和一个警卫连官兵,浩浩地向苏中边界驶去。

    过了边境线,在前往宁的一路上,别尔扎克明显到宁的这支队伍与他见过的其他中xx队的不同之处。沿途的镇子,不时可以看到身穿杂军装,助老乡挑建房、修桥铺路的战士的身影。张戒解释说,这些军装都是得自日军军列和库存,为了让老百姓把自己与日军区别开来,所有的军装全都染了绿、黄、茶、黑等杂,军帽也全部染,虽然难看一些,但掩藏在绿草丛中时却很难被发现。

    别尔扎林惊讶不已,又听张戒讲了许多关于安军训练和生活的事情,不由得对遥远xx缔造这一切的传奇将军安毅有了许多好奇。

    快要宁城时,别尔扎林看到公路边有一个戒备森严的军营,连忙叫停车。

    张戒有些惊讶:“上校同志,前面就是宁县城了,我们还是尽快赶回指挥部吧。这段时间,人虽然没有出兵征讨的意思,其军队也主要集结于牡丹江一线,和我们的警戒阻击部队对峙,但在宁和周边地区,却出现大量日伪特务,安全方面很问题。”

    别尔扎林摆摆手:“放心吧,张,我的战士们都身经百战,区区流寇岂能伤我分毫?我只是想眼看看贵军的真实情况,这也是临行前布柳赫尔元帅自代的。”

    这下张戒不好拒绝了,不过他相信自己的弟兄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因此下车后,径直来到营岗哨前满怀警惕的两名哨兵面前,在黑枪口的威下,从上衣口袋里拿出证件:“我是北上支队副支队,奉命带朋友参观军营,请予以放心。如果不相信我的身份,可以打电话到指挥部核实。”

    其中一名哨兵瞥了张戒一眼,微微点头,示意警戒哨和营里由沙袋堆砌的工事里的机枪手提高警惕,这才放下手里的钢枪,接过证件,大步来到一侧岗亭里的电话机前,摇通了指挥部的电话。

    情况很快反馈过来,哨兵脸放缓,再次来到岗哨前,立正敬礼,另一位哨兵也肃立敬礼。但营里沙包中的机枪手,依旧警惕地注视着营外装甲车队的一举一动,没有丝毫松懈。

    别尔扎林下车后,拍着张戒的肩膀大声赞叹:“张,你的战士们非常认真负责。他们的表现,让我想起了我们苏维埃学课本里的一篇课文,但现在的苏维埃,已经很难看到这么负责的同志了,没想到在你的战士们身上,又得到了重现。”

    张戒自然不知道别尔扎林说的是《列宁与卫兵》的事情,谦虚地说道:“其实他们也是完全按照《步兵训练基础》来实行的,由于我们深入敌后,不能不高度警惕。好在在我们安军,官兵一致,所以遇到这些事情按照规定办理即可,没什么大不了的。”

    别尔扎林摇了摇头,转身让警卫连带领部队守好装甲汽车,自己则带着参谋班子和几个警卫员,在张戒的引领下,参观了这座极其简陋的军营。

    营地并不大,新修的二十几排简陋木屋估计可以容纳一个团的战士,训练场地的条件也很简单,除了一块可容纳两千人练的大场外,还有就是竖着标靶的击场和一个布满坑道的训练场地。张戒笑着介绍,安军以工兵起,所以除了一般的军事技能训练外,最注重的就是战壕和坑道的挖掘,估计在与关东军的抗争中,这些将为将士们主要的生存手段。

    别尔扎林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场上受训的一千五百余名官兵极为刻苦,虽然许多人看起来队列和持枪动作非常生疏,击的绩也不理想,但那种一往无前朝气蓬的战斗神,那种咬牙坚持决不放弃的顽强作风,让人印象极为很深。

    别尔扎林也是经历过国内战争的老红军,从眼前这支队伍身上,他竟然产生一种似曾相似的——当年的自己,也和眼前许多士兵一样,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一个农夫为老兵,又到今天的苏维埃上校。

    参观完军营后,别尔扎林直到回到战车上,都沉默不语,直到张戒开口询问,他才感叹地说:

    “张,说实在的,我原本看不起你们,认为你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远东红军与你们合作,不会有任何好处,但现在看来,你们远比我想象的更为强大,我相信你们只要这样持续坚持下去,再加上我们远东红军的大力支持,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

    张戒非常自豪:“谢谢你,上校同志,其实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我们的前辈们做过的。你不知道,我们的安军立之初,只是一支由十几个老兵、一百多个枪都没有过的码头工人组,后来在北伐进行中,通过不断磨练自己的军事技能,我们的安军才能一路发展大,到现在已经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军事集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我们的前辈都能这样,我们这些接受过更多军事教育的后辈,怎么能落后呢?况且,有了我们司令发展军队的样板,我们依样画葫芦,一定可以带出一支拥有钢铁意志和强斗力的锐之师来。”

    所有这些事情,在列席会议的别尔扎林上校脑海中浮现,让他不胜感叹。在今天的会议举行前,他还受邀了原北上支队五十二名将士的表演,对于中xx人出类拔萃的军事技能敬佩不已。尤其是当“和尚”表演轻功和气功时,一纵便飞上几十米高的红松,顺手在一枝松枝上一抹,手腕一抖,地面上刚刚放出的十余条四散奔逃的野兔应声而倒。别尔扎林非常惊讶,冲近一看,发现这些野兔身上布满,通体上下几乎被松针贯穿了,不由得心中一寒。

    会议的最后,别尔扎林代表苏联远东军区讲话:“各位同志,我受苏联远东军区司令员布柳赫尔元帅的委托,前来与贵军取得联系。我先介绍一下中午刚刚得到的消息:外相广田弘毅向我苏维埃外人民委员会和最高苏维埃递国书,xx我们远东军区在满洲境内支持抗日武装,要求我们苏维埃政给予合理的解释。我们远东军区已经否定了人的指控,也就是说,以后在相当的一段时间,我们远东军区不会介入贵部与日军之间的冲突,但我可以保证,只要我们与贵部的合作存在,那么贵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我们远东地区获得粮食和武器弹的补给。

    “同志们,今天我很欣喜地见证一支锐之师的诞生,根据目前政与我们苏维埃间进行外斡旋等情况,我推测关东军司令部一时间还不会调集大军征讨宁,所以我相信经过几周时间训练后,在我们远东军区提供的装甲车和防空火力的支援下,贵部完全有能力独自面对关东军的威胁,把抗日烽火燃遍东北!”

    会议室里出热烈的掌声。

    昨夜安毅回电到达的第一时间,每一个北上支队的员都动不已,安毅开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苏联人没理由不动心,自己也没理由不努力。许多原本对前途命运忧心忡忡的队员,一下子变得坚定起来,然后便趁着兴致,对目前比较的部队进行了编整,于是就有了今天“东北抗日救xx”第一师营团以上工作会议的胜利举行。

    所有人都坚信,有了强大物资援助的第一师,必然会得到大力发展,说不一定真如安毅在回电中所说的那样,自己一手缔造的部队会为安军的一支样板,留名千古。

    ~~~~~~~~~~~~~~~~~

    ps:东北只是历史改变的一个方面,从本心讲,天子并不愿意最终靠着苏联红军才解放东北,天子想象着能够给安军一个支点,慢慢发展,然后让东北和朝鲜在安军手里得到光复?

    ,继续求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