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
○李铉刁柔冯伟张买奴刘轨思鲍季详邢峙刘昼马敬德张
景仁权会张思伯张雕孙灵晖石曜
班固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行教化者也。圣人所
以明天道,正人伦,是以古先哲王率由斯道。高祖生于边朔,长于戎马之间,因
魏氏丧乱之馀,属尔朱残酷之举,文章咸荡,礼乐同奔,弦歌之音且绝,俎豆之
容将尽。及仗义建旗,扫清区县,以正君臣,以齐上下。至乎一人播越,九鼎潜
移,文武神器,顾眄斯在,犹且援立宗支,重安社稷,岂非跼名教之地,渐仁义
之风与?属疆埸多虞,戎车岁驾,虽庠序之制有所未遑,而儒雅之道遽形心虑。
魏天平中,范阳卢景裕同从兄礼于本郡起逆,高祖免其罪,置之宾馆,以经教授
太原公以下。及景裕卒,又以赵郡李同轨继之。二贤并大蒙恩遇,待以殊礼。同
轨之亡,复征中山张雕、渤海李铉、刁柔、中山石曜等递为诸子师友。及天保、
大宁、武平之朝,亦引进名儒,授皇太子诸王经术。
然爰自始基,暨于季世,唯济南之在储宫,性识聪敏,颇自砥砺,以成其美。
自馀多骄恣傲狠,动违礼度,日就月将,无闻焉尔。镂冰雕朽,迄用无成,盖有
由也。夫帝子王孙,禀性淫逸,况义方之情不笃,邪僻之路竞开,自非得自生知,
体包上智,而内有声色之娱,外多犬马之好,安能入便笃行,出则友贤者也。徒
有师傅之资,终无琢磨之实。下之从化,如风靡草,是以世胄之门,罕闻强学。
若使贵游之辈,饰以明经,可谓稽山竹箭,加之以括羽,俯拾青紫,断可知焉。
而齐氏司存,或失其守,师保疑丞,皆赏勋旧,国学博士,徒有虚名,唯国子一
学,生徒数十人耳,欲求官正国治,其可得乎?胄子以通经仕者唯博陵崔子发、
广平宋游卿而已,自外莫见其人。幸朝章宽简,政网疏阔,游手浮惰,十室而九。
故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伏膺无怠,善诱不倦。
入闾里之内,乞食为资;憩桑梓之阴,动逾千数。燕、赵之俗,此众尤甚。齐制:
诸郡并立学,置博士助教授经,学生俱差逼充员,士流及豪富之家皆不从调。备
员既非所好,坟籍固不关怀,又多被州郡官人驱使,纵有游惰,亦不检治,皆由
上非所好之所致也。诸郡俱得察孝廉,其博士、助教及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
举。射策十条,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
凡是经学诸生,多出自魏末大儒徐遵明门下。河北讲郑康成所注《周易》。
遵明以传卢景裕及清河崔瑾,景裕传权会,权会传郭茂。权会早入京都,郭茂恒
在门下教授。其后能言《易》者多出郭茂之门。河南及青、齐之间,儒生多讲王
辅嗣所注《周易》,师训盖寡。齐时儒士,罕传《尚书》之业,徐遵明兼通之。
遵明受业于屯留王总,传授浮阳李周仁及渤海张文敬及李铉、权会,并郑康成所
注,非古文也。下里诸生,略不见孔氏注解。武平末,河间刘光伯、信都刘士元
始得费彪《义疏》,乃留意焉。其《诗》、《礼》、《春秋》尤为当时所尚,诸
生多兼通之。《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徐传业于李铉、沮俊、田元凤、冯伟、纪
显敬、吕黄龙、夏怀敬。李铉又传授刁柔、张买奴、鲍季详、邢峙、刘昼、熊安
生。安生又传孙灵晖、郭仲坚、丁恃德。其后生能通《礼经》者多是安生门人。
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通《毛诗》者多出
于魏朝博陵刘献之。献之传李周仁,周仁传董令度、程归则,归则传刘敬和、张
思伯、刘轨思。其后能言《诗》者多出二刘之门。河北诸儒能通《春秋》者,并
服子慎所注,亦出徐行之门。张买奴、马敬德、邢峙、张思伯、张雕、刘昼、鲍
长暄、王元则并得服氏之精微。又有卫觊、陈达、潘叔度虽不传徐氏之门,亦为
通解。又有姚文安、秦道静初亦学服氏,后更兼讲杜元凯所注。其河外儒生俱伏
膺杜氏。其《公羊》、《谷梁》二传,儒者多不措怀。《论语》、《孝经》,诸
学徒莫不通讲。诸儒如权会、李铉、刁柔、熊安生、刘轨思、马敬德之徒多自出
义疏。虽曰专门,亦皆粗习也。
今序所录诸生,或终于魏朝,或名宦不达,纵能名家,又阙其由来及所出郡
国,并略存其姓名而已。俱取其尤通显者列于《儒林》云。熊安生名在周史,光
伯士元著于《隋书》,辄不重述。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馀便通。家素
贫苦,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
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
春秋》。铉以乡里无可师者,遂与州里杨元懿、河间宗惠振等结侣诣大儒徐遵明
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
《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馀
卷。用心精苦,曾三冬不畜枕,每至睡时,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
教授乡里,生徒恒至数百。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
年三十六,丁父丧。服阕,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州举秀
才,除太学博士。武定中,李同轨卒后,高祖令世宗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
世宗以铉应旨,征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
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感孔
子“必也正名”之言,乃喟然有刊正之意。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爰及
《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显祖受禅,从驾还都。
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北
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毋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通直
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显祖诏铉
以经入授,甚见优礼。数年,病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故郡,太子致祭奠之
礼,并使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杨元懿、宗惠振官亦俱至国子博士。
刁柔,字子温,渤海人也。父整,魏车骑将军、赠司空。柔少好学,综习经
史,尤留心礼仪。性强记,至于氏族内外,多所谙悉。初为世宗挽郎,出身司空
行参军。丧母,成丧以孝闻。永安中,除中坚将军、奉车都尉,加冠军将军、中
散大夫。元象中,随例到晋阳,高祖以为永安公府长流参军,又令教授诸子。天
保初,除国子博士、中书舍人。魏收撰魏史,启柔等与同其事。柔性颇专固,自
是所闻,收常所嫌惮。
又参议律令。时议者以为立五等爵邑,承袭者无嫡子立嫡孙,无嫡孙立嫡子
弟,无嫡子弟立嫡孙弟。柔以为无嫡孙应立嫡曾孙,不应立嫡子弟。议曰:
柔案礼立适以长,故谓长子为嫡子。嫡子死,以嫡子之子为嫡孙,死则曾、
玄亦然。然则嫡子之名,本为传重。故《丧服》曰:“庶子不为长子三年,不继
祖与祢也。《礼记》公仪仲子之丧:“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仲子舍其
孙而立其子何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
立武王发,微子舍其孙盾而立弟衍,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郑注曰:“伯子
为亲者讳耳,立子非也。文王之立武王,权也。微子嫡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
“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不,立孙。”注曰:“据《周礼》。”然则商以嫡子
死,立嫡子之母弟,周以嫡子死,立嫡子之子为嫡孙。故《春秋公羊》之义,嫡
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丧服》云:“为父后者为出
母无服。”《小记》云:“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为出母无服者,丧者
不祭故也。为祖母三年者,大宗传重故也。今议以嫡孙死而立嫡子母弟,嫡子母
弟者则为父后矣。嫡子母弟本非承嫡,以无嫡,故得为父后。则嫡孙之弟,理亦
应得为父后。则是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既得为祖服斩,而不得为传重者,未
之闻也。若用商家亲亲之义,本不应嫡子死而立嫡孙。若从周家尊尊之文,岂宜
舍其孙而立其弟?或文或质,愚用惑焉。《小记》复云:“嫡妇不为舅姑后者,
则姑姑为之小功。”注云:“谓夫有废疾他故,若死无子不受重者。小功,庶妇
之服。凡父母于子,舅姑于妇,将不传重于嫡,及将所传重者非嫡,服之皆如众
子庶妇也。”言死无子者,谓绝世无子,非谓无嫡子。如其有子,焉得云无后?
夫虽废疾无子,妇犹以嫡为名。嫡名既在,而欲废其子者,其如礼何!礼有损益,
代相沿革,必谓宗嫡可得而变者,则为后服斩,亦宜有因而改。
七年夏卒,时年五十六。柔在史馆未久,逢勒成之际,志存偏党。《魏书》
中与其内外通亲者并虚美过实,深为时论所讥焉。
冯伟,字伟节,中山安喜人也。身长八尺,衣冠甚伟,见者肃然敬惮。少从
李宝鼎游学,李重其聪敏,恒别意试问之,多所通解,尤明《礼传》。后还乡里,
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赵郡王出镇定
州,以礼迎接,命书三至,县令亲至其门,犹辞疾不起。王将命驾致请,佐史前
后星驰报之,县令又自为其整冠履,不得已而出。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分
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王将举充秀才,固辞不就。岁馀请还。王知其不
愿拘束,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唯受时服而已。及还,终不交人事,
郡守县令每亲至其门。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修,一毫不受。耕而饭,
蚕而衣,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竟以寿终。
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馀人。诸儒咸推重之,名声甚盛。历
太学博士、国子助教,天保中卒。
刘轨思,渤海人也。说《诗》甚精。少事同郡刘敬和,敬和事同郡程归则,
故其乡曲多为《诗》者。轨思,天统中任国子博士。
鲍季详,渤海人也。甚明《礼》,听其离文析句,自然大略可解。兼通《左
氏春秋》,少时恒为李宝鼎都讲,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天统中,卒于太学
博士。从弟长暄,兼通《礼传》。武平末,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恒在京教授贵
游子弟。齐亡后,归乡里讲经,卒于家。
邢峙,字士峻,河间鄚人也,少好学,耽玩坟典,游学燕、赵之间,通
《二礼》、《左氏春秋》。天保初,郡举孝廉,授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
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纯厚,有儒者之风。厨宰进太子食,有菜曰“邪蒿”,峙命
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所宜食。”显祖闻而嘉之,赐以被褥缣纩,
拜国子博士。皇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民吏爱之。以年老谢病归,卒于家。
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也。少孤贫,爱学,负笈从师,伏膺无倦。与儒
者李宝鼎同乡里,甚相亲爱,受其《三礼》。又就马敬德习《服氏春秋》,俱通
大义。恨下里少坟籍,便杖策入都。知太府少卿宋世良家多书,乃造焉。世良纳
之。恣意披览,昼夜不息。河清初,还冀州,举季才入京,考策不第。乃恨不学
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拙。制一首赋以“六合”为名,自谓绝伦,吟讽不
辍。乃叹曰:“儒者劳而少工,见于斯矣。我读儒书二十余年而答策不第,始学
作文,便得如是。”曾以此赋呈魏收,收谓人曰:“赋名六合,其愚已甚,及见
其赋,又愚于名。”昼又撰《高才不遇传》三篇。在皇建、大宁之朝,又频上书,
言亦切直,多非世要,终不见收采。自谓博物奇才,言好矜大,每云:“使我数
十卷书行于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而容止舒缓,举动不伦,由是竟无仕进。
天统中,卒于家,年五十二。
马敬德,河间人也。少好儒术,负笈随大儒徐遵明学《诗》、《礼》,略通
大义而不能精。遂留意于《春秋左氏》,沉思研求,昼夜不倦,解义为诸儒所称。
教授于燕、赵间,生徒随之者众。河间郡王每于教学追之,将举为孝廉,固辞不
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
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
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天统初,除国子博士。
世祖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其妻梦猛兽将来向之,敬德走超丛
棘,妻伏地不敢动。敬德占之曰:“吾当得大官。超棘,过九卿也。尔伏地,夫
人也。”后主既不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秋》入授。武平初,犹以师
傅之恩,超拜国子祭酒,加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领瀛州大中正,卒。赠开
府、瀛沧安州诸军事、瀛州刺史。其后侍书张景仁封王。赵彦深云:“何容侍书
封王,侍讲翻无封爵。”于是亦封敬德广汉郡王。子元熙袭。
元熙字长明,少传父业,兼事文藻。以父故,自青州集曹参军超迁通直侍郎,
待诏文林馆,转正员。武平中,皇太子将讲《孝经》,有司请择师友,帝曰:
“马元熙朕师之子,文学不恶,可令教儿。”于是以《孝经》入授皇太子,儒者
荣其世载。性和厚,在内甚得名誉,皇太子亦亲敬之。隋开皇中,卒于秦王文学。
张景仁者,济北人也。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选补内书生。与
魏郡姚元标、颍川韩毅、同郡袁买奴、荥阳李超等齐名,世宗并引为宾客。天保
八年,敕授太原王绍德书,除开府参军。后主在东宫,世祖选善书人性行淳谨者
令侍书,景仁遂被引擢。小心恭慎,后主爱之,呼为博士。历太子门大夫、员外
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后主登祚,除通直散骑常侍。及奏,御笔点除“通”字,
遂正常侍。左右与语,犹称博士。胡人何洪珍有宠于后主,欲得通婚朝士,以景
仁在内官位稍高,遂为其兄子取景仁第二息子瑜之女。因此表里,恩遇日隆。景
仁多疾,每遣徐之范等治疗,给药物珍羞,中使问疾,相望于道。是后,敕有司
恒就宅送御食。迁假仪同三司,银青光禄大夫,食恒山县干。车驾或有行幸,在
道宿处,每送步障为遮风寒。进位仪同三司、寻加开府,侍书、馀官并如故。每
旦须参,即在东宫停止。及立文林馆,中人邓长颙希旨,奏令总制馆事,除侍中。
四年,封建安王。洪珍死后,长颙犹存旧款,更相弥缝,得无坠退。除中书监,
以疾卒。赠侍中、齐济等五州刺史、司空公。
景仁出自寒微,本无识见,一旦开府、侍中、封王。其妻姓奇,莫知氏族所
出,容制音辞,事事庸俚。既诏除王妃,与诸公主、郡君同在朝谒之例,见者为
其惭悚。子瑜薄传父业,更无馀伎,以洪珍故,擢授中书舍人,转给事黄门侍郎。
长息子玉,起家员外散骑侍郎。
景仁性本卑谦,及用胡人巷伯之势,坐致通显,志操颇改,渐成骄傲。良马
轻裘,徒从拥冗,高门广宇,当衢向街。诸子不思其本,自许贵游。自苍颉以来,
八体取进,一人而已。
权会,字正理,河间鄚人也。志尚沉雅,动遵礼则。少受《郑易》,探赜
索隐,妙尽幽微,《诗》、《书》、《三礼》,文义该洽,兼明风角,妙识玄象。
魏武定初,本郡贡孝廉,策居上第,解褐四门博士。仆射崔暹引为馆客,甚敬重
焉,命世子达拏尽师傅之礼,会因此闻达。暹欲荐会与马敬德等为诸王师,会性
恬静,不慕荣势,耻于仕宦,固辞。暹亦识其意,遂罢荐举。寻被尚书符追著作,
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皇建中,转加中散大夫,馀并如故。
会参掌虽繁,教授不阙。性甚儒懦,似不能言,及临机答难,酬报如响。动
必稽古,辞不虚发,由是为儒宗所推。而贵游子弟慕其德义者,或就其宅,或寄
宿邻家,昼夜承间,受其学业。会欣然演说,未尝懈怠。虽明风角,解玄象,至
于私室,辄不及言,学徒有请问者,终无所说。每云:“此学可知不可言。诸君
并贵游子弟,不由此进,何烦问也。”会唯有一子,亦不以此术教之,其谨密也
如此。曾令家人远行,久而不反。其行人还,垂欲至宅,乃逢寒雪,寄息他舍。
会方处学堂讲说,忽有旋风瞥然,吹雪入户。会乃笑曰:“行人至,何意中停。”
遂命使人令诣某处追寻,果如其语。每为人占筮,小大必中。但用爻辞、彖象以
辩吉凶,《易》占之属,都不经口。
会本贫生,无仆隶,初任助教之日,恒乘驴上下。且其职事处多,每须经历,
及其退食,非晚不归。曾夜出城东门,钟漏已尽,会唯独乘驴。忽有二人,一人
牵头,一人随后,有似相助,其回动轻漂,有异生人。渐渐失路,不由本道。会
心甚怪之,遂诵《易经》上篇。一卷不尽,前后二人,忽然离散。会亦不觉堕驴,
因尔迷闷,至明始觉。方知堕驴之处,乃是郭外,才去家数里。
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不幸先亡,临送者为其伤恸,
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
武平年,自府还第,在路无故马倒,遂不得语,因尔暴亡,时年七十六。注
《易》一部,行于世。会生平畏马,位望所至,不得不乘,果以此终。
张思伯,河间乐城人也。善说《左氏传》,为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
行于时,亦治《毛诗》章句,以二经教齐安王廓。武平初,国子博士。
张雕,中山北平人也。家世贫贱,而慷慨有志节,雅好古学。精力绝人,负
箧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
儒服其强辨。
魏末,以明经召入霸府,高祖令与诸子讲读。起家殄寇将军,稍迁太尉长流
参军、定州主簿。从世宗赴并,除常山府长流参军。天保中,为永安王府参军事。
显祖崩于晋阳,擢兼祠部郎中,典丧事,从梓宫还邺。乾明初,除国子博士。迁
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世祖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侍郎。琅邪王俨求博士精
儒学,有司以雕应选,时号得人。寻为泾州刺史。未几,拜散骑常侍,复为俨讲。
值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读,与张景仁并被尊礼,同
入华光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胡人何洪珍大蒙主上亲宠,与张景仁结为婚媾。雕以景仁宗室,自托于洪珍,
倾心相礼,情好日密,公私之事,雕常为其指南。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
帷幄,知雕为洪珍谋主,甚忌恶之。洪珍又奏雕监国史。寻除侍中,加开府,奏
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雕自以出于微贱,致
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欲立功效以报朝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宫
掖不急之费,大存减省,左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上
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雕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
“向入省中,见贤家唐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雕不如邕,若致主尧舜,
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其矜诞如此。
长鸾等虑其干政不已,阴图之。会雕与侍中崔季舒等谏帝幸晋阳,长鸾因谮
之,故俱诛死。临刑,帝令段孝言诘之。雕致对曰:“臣起自诸生,谬被抽擢,
接事累世,常蒙恩遇,位至开府侍中,光宠隆洽。每思尘露,微益山海。今者之
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伏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
之伦,论说治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歔欷流
涕,俯而就戮,侍卫左右莫不怜而壮之。时年五十五。子德冲等徙于北边。南安
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死。
德冲和谨谦让,善于人伦,聪敏好学,颇涉文史。以帝师之子,早见旌擢。
历员外散骑侍郎、太师府掾,入为中书舍人,随例待诏。其父之戮也,德冲在殿
庭执事,目见冤酷,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孙灵晖,长乐武强人也。魏大儒秘书监惠蔚,灵晖之族曾王父也。灵晖少明
敏,有器度。惠蔚一子早卒,其家书籍多在焉。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
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始就鲍季
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异也。举冀州刺史秀才,射策高第,
授员外将军。后以儒术甄明,擢授太学博士。迁北徐州治中,转潼郡太守。
天统中,敕令朝臣推举可为南阳王绰师者,吏部尚书尉瑾表荐之,征为国子
博士,授南阳王经。王虽不好文学,亦甚相敬重,启除其府谘议参军。绰除定州
刺史,仍随之镇。绰所为猖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止。绰欲以管记马子结
为谘议参军,乃表请转灵晖为王师,以子结为谘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启奏不合。
后主于启下手答,云“但用之”,仍手报南阳书,并依所奏。儒者甚以为荣。绰
除大将军,灵晖以王师领大将军司马。绰诛,停废。从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
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转经行道。齐亡后数年卒。
子万寿,聪识机警,博涉群书,《礼传》俱通大议,有辞藻,尤甚诗咏。齐
末,阳休之辟为开府行参军。隋奉朝请、滕王文学、豫章长史。卒于大理司直。
马子结者,其先扶风人也。世居凉土,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结兄弟
三人,皆涉文学。阳休之牧西兖,子廉、子尚、子结与诸朝士各有诗言赠,阳总
为一篇酬答,即诗云“三马俱白眉”者也。子结以开府行参军擢为南阳王管记,
随绰定州。绰每出游猎,必令子结走马从禽。子结既儒缓,衣垂帽落,或噭或
啼,令骑驱之,非坠马不止,绰以为欢笑。由是渐见亲狎,启为谘议云。
石曜,字白曜,中山安喜人,亦以儒学进。居官至清俭。武平中黎阳郡守,
值斛律武都出为兖州刺史,武都即丞相咸阳王世子,皇后之兄,性甚贪暴。先过
卫县,令丞以下聚敛绢数千匹以遗之。及至黎阳,令左右讽动曜及郡治下县官。
曜手持一缣而谓武都曰:“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自此来并须出于吏民,吏
民之物,一毫不敢辄犯。”武都亦知曜清素纯儒,笑而不责。著《石子》十卷,
言甚浅俗。后终于谯州刺史。此外行事史阙焉。
赞曰:大道既隐,名教是遵,以斯建国,以此立身。帝图杂霸,儒风未纯,
何以不坠,弘之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