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底到11月初的短短一个星期内,花旗和美林相继发布了糟糕至极的季报,花旗次贷相关资产减记(Writedown)约100亿美元,美林资产减记94亿美元,一度似乎得到控制的次贷之火又开始熊熊燃烧。从最初影响新世纪公司等华尔街外围机构,到夏季风暴中冲击影子银行体系的对冲基金等“军、师级单位”,进而发展到让华尔街最核心的“集团军级”大银行陷入合围,一浪高过一浪的次贷问题已经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
花旗和美林首先出现问题,其实并非巧合。先来看看花旗,这个全世界最大的银行集团业务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保险业等领域,是典型的“金融超级市场”(FinancialSupermarket)银行。与高盛等纯粹投行相比,花旗的长处是业务范围广和资本量大,这两点决定了花旗在资产证券化和自营投资方面有很大优势。广泛的业务为花旗提供了房贷、信用卡债、银行信贷等生产结构化债券的“原料”,而庞大的资本又保证了流水线的资金周转。花旗利用优势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本来也算招好棋,但它摊子铺得太大,又大量直接投资CDO等结构化债券,终于种下了祸根。次贷问题一出,花旗被打了个正着:其账面上430亿美元直接投资的次贷类CDO和120亿美元用于打包债券流水线的次贷原料全砸手里了,只能大幅减记。
而美林又是怎么惹上麻烦的呢?照理它作为纯粹的投资银行,传统上不介入属于商业银行范畴的贷款业务,缺乏生产结构化产品的原料,正应该“因祸得福”躲过次贷之灾才对。但美林管理层出了大昏招,他们垂涎资产证券化的巨额利润,想出了直接收购次贷借款公司的“妙计”:让这些子公司不要把次贷卖给别家,直接送到美林的流水线上,原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直到次贷问题已露出苗头的2006年9月,美林还以1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主营次贷业务的第一富兰克林(FirstFranklin),自以为迎来了财神,其实请来的是衰神。和花旗一样,美林帐面上也迅速出现了打包原料和直接投资两方面的大量次贷相关亏损。如果说花旗的问题还有“客观原因”的话,美林则纯属自找,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